情绪智力积极效应:提升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
本文关键词:情绪智力积极效应:提升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
更多相关文章: 情绪智力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个人生产力 积极心理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指出情绪智力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资本具有可能的个人优势力量和社会优势力量,幸福感则是一种积极的存在方式。依据此理论,本研究探讨情绪智力通过幸福感对个人生产力的积极效应。鉴于个人生产力相关文献极少,选此课题以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旨在探索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带来的积极力量,并以研究成果指导大学生及各社会单元的积极心理教育和个人生产力的提升,促进其自我成长和职业成功。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应用积极心理学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情绪智力”理论和方法及最近几年国内外的个人生产力及综合幸福感研究理论,探索情绪智力对个人生产力和幸福感的积极效应,主要探索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积极干预机制。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对情绪智力的积极效应进行拓展和充实,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理论和数据,用以分析其对综合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研究探讨情绪智力对综合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的关系,以其能引导具有较低个人生产力或幸福感的人们正确的对待这一现象并通过积极措施,形成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提升工作学习的效率和效力并增强主观和心理幸福感,避免形成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三者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旨在进一步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心理咨询等工作实践提供必要的心理学依据。本研究依据情绪智力及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采用美国学者戈尔曼的“情绪智力量表”和国内“综合幸福感问卷”随机抽样552名大学生,采用SPSS21.0与AMO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实证分析和积极心理学论证,得出如下结论:(1)良好情绪智力中,善处人际关系并构建好人缘成为优势。大学生情绪智力处于中上等水平,在情绪智力五维度中,人际关系管理得分最高,自我情绪认知则得分较低,说明在处理师生、同学等的关系上能力较好,仅在感知自身情绪上能力较弱。(2)主观幸福感的真实体验是积极情绪增强和消极情绪减弱。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学生因负性情感的影响导致综合幸福感难以提升,其余大多数则能够在其校园生活中体验到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3)人格成长中的自我实现,是心理幸福感多维度中的优势因子。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水平较高,尤其表现在人格成长维度,可见大学生将人格成长作为自我心理幸福感的主要指标,即具有强烈成长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心理幸福感。(4)个人生产力既源于自我效能提升,又归于克服拖延困扰。大学生个人生产力整体水平中等偏上,提升自我效能的能力较其它四维度表现较好。说明其对自身完成学业能力的主观评估较高,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机,促使个人生产力的提升。(5)情绪智力与综合幸福感交互促进,共同提升个人生产力。情绪智力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维持人际关系和感知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从而获得来源更广泛的综合幸福感受,以此进一步激励自我,提升个人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6)综合幸福感在情绪智力提升个人生产力中具有积极的中介效应。情绪智力直接作用于个人生产力虽有较为显著的效应,仍需以综合幸福感作为中介,其完全中介效应能够积极有效的产生正效应,从而达到提升个人生产力的目的。
【关键词】:情绪智力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个人生产力 积极心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问题提出9-10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10-12
- 1.3.1 理论目的10
- 1.3.2 实践目的10
- 1.3.3 理论意义10-11
- 1.3.4 现实意义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32
- 2.1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12-18
- 2.1.1 情绪智力的内涵及发展12-13
- 2.1.2 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13-15
- 2.1.3 情绪智力的测量15-16
- 2.1.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情绪智力作为潜在的心理资本16-18
- 2.2 幸福感研究综述18-27
- 2.2.1 幸福感的内涵18
- 2.2.2 幸福感问题在国外的研究发展18-19
- 2.2.3 幸福感问题在国内的研究发展19-20
- 2.2.4 幸福感研究的两种取向20-24
- 2.2.5 幸福感的测量24-26
- 2.2.6 综合幸福感的发展趋势26-27
- 2.3 个人生产力研究综述27-32
- 2.3.1 个人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内涵27
- 2.3.2 职业心理学中的个人生产力27-3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32-37
- 3.1 理论分析32-33
- 3.1.1 积极心理学对情绪智力的理论技术研究32
- 3.1.2 职业心理学对个人生产力的提升策略研究32
- 3.1.3 提升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的积极策略研究32
- 3.1.4 理论分析及理论假设32-33
- 3.2 实证分析33-37
- 3.2.1 研究对象33
- 3.2.2 问卷调查33-34
- 3.2.3 信效度检验34
- 3.2.4 描述统计分析34
- 3.2.5 多元回归分析34
- 3.2.6 结构方程模型34-37
- 第四章 结果统计分析37-64
- 4.1 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个人生产力测验信度检验37
- 4.1.1 心理测验三量表信度检验结果37
- 4.1.2 心理测验三量表信度劈半检验结果37
- 4.2 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个人生产力的描述分析统计量37-39
- 4.2.1 情绪智力5维度描述分析统计量结果37-38
- 4.2.2 综合幸福感多维度描述分析统计量结果38-39
- 4.2.3 个人生产力5维度描述分析统计量结果39
- 4.3 个人生产力对情绪智力和综合幸福感的回归分析39-46
- 4.3.1 情绪智力提升个人生产力的多元回归分析39-41
- 4.3.2 情绪智力提升综合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41-44
- 4.3.3 综合幸福感提升个人生产力的多元回归分析44-46
- 4.4 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个人生产力的交互影响预测46-48
- 4.4.1 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影响个人生产力参数估计46-47
- 4.4.2 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交互影响个人生产力参数估计47
- 4.4.3 情绪智力与综合幸福感交互影响个人生产力的参数估计47-48
- 4.5 大学生“情绪智力—幸福感—个人生产力”结构方程模型48-64
- 4.5.1 “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个人生产力”完全中介效应48-50
- 4.5.2 “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个人生产力”完全中介效应50-53
- 4.5.3 “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个人生产力”部分中介效应53-56
- 4.5.4 “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个人生产力”部分中介效应56-59
- 4.5.5 “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个人生产力”完全中介效应59-62
- 4.5.6 “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个人生产力”结构方程模型检验62-64
- 第五章 讨论64-67
- 5.1 大学生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的特点64-65
- 5.2 大学生情绪智力、幸福感和个人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影响65-66
- 5.3 情绪智力和综合幸福感协同提升个人生产力66-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6.1 结论67
- 6.2 不足与展望67-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邹泓;;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袁立新;;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彭虎军;魏书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4 王玉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情绪智力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0期
5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J];理论学刊;2002年05期
6 苗元江;;从幸福感到幸福指数——发展中的幸福感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7 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年04期
8 陈秀丽,冯维;西方心理学幸福感研究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3期
9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10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晓亮;个体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感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晓娟;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惠秋平;大学生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与感恩倾向的关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3 范敏;大学生自尊、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及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梁富程;大学生情绪智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2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2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