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6:08

  本文关键词: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使用 人际情感型动机 信息获取型动机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摘要】:自从网络开始席卷现实生活,人们上网时长逐渐增长,这对使用者的认知、情绪、思维产生了影响。其所具有的即时性、匿名性等特点,能够跨越了现实的壁垒,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其中在信息获取型动机和人际情感型动机两种最主要的网络使用动机的驱动下,个体的文化人格的不同方面受到了影响,如竞争意识增强、内群体忠诚度变高等。不难看出,网络使用可能引起了文化人格——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变化。然而,当前鲜有网络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影响的研究,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影响是人类对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长期适应的结果。以往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证据,支持网络使用会对使用者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造成影响。因此,本研究对网络使用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一采用问卷测量法探明网络使用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研究二从认知层面探究网络使用动机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影响。研究一,采用相关和回归来探究网络使用和动机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采用网络使用动机问卷,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和自我报告法,分别得到网络使用的信息获取型动机和人际情感型动机水平得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水平得分以及网络使用时长。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后,网络使用时长能显著预测个人主义水平。(2)网络信息获取使用动机能调节网络使用时长对个人主义倾向的预测力。研究二,通过实验法探究网络信息获取动机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认知加工倾向的影响。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和2(高、低信息获取动机)*2(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的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低使用动机任务启动之后,被试对网络词和非网络词的判断出现个人主义的认知偏向,表现为个体更容易将网络词知觉为个人主义,并且这种认知偏向在高水平的使用动机的条件下显著。总的来说,网络使用时长能预测个人主义水平,并且受到网络使用动机中的信息获取动机高水平的调节,网络信息获取动机驱动的网络使用能引发个人主义的认知偏向。
【关键词】:网络使用 人际情感型动机 信息获取型动机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3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24
  • 2.1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13-18
  • 2.1.1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发展13-14
  • 2.1.2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测量方法与维度14-15
  • 2.1.3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变迁的理论15-18
  • 2.2 网络使用及其动机18
  • 2.3 网络使用与认知改变18-19
  • 2.4 网络使用及动机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19-21
  • 2.4.1 网络使用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19-20
  • 2.4.2 网络使用动机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20-21
  • 2.5 既往研究总结和问题提出21-24
  • 2.5.1 既往研究总结21
  • 2.5.2 问题提出和假设21-24
  • 3 研究一 网络使用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相关研究24-33
  • 3.1 研究目的24
  • 3.2 研究假设24
  • 3.3 研究方法24-25
  • 3.3.1 被试24
  • 3.3.2 研究工具24-25
  • 3.3.3 研究程序25
  • 3.4 研究结果25-30
  • 3.4.1 网络使用与个人主义26-28
  • 3.4.2 网络使用与集体主义28-30
  • 3.5 讨论30-33
  • 3.5.1 网络使用与个人主义30-31
  • 3.5.2 网络使用与集体主义31-33
  • 4 研究二 网络信息获取动机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实验研究33-40
  • 4.1 实验目的33
  • 4.2 研究假设33
  • 4.3 研究方法33-36
  • 4.3.1 被试33
  • 4.3.2 实验设计33-34
  • 4.3.3 实验材料34
  • 4.3.4 实验程序34-36
  • 4.4 研究结果36-39
  • 4.4.1 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认知偏向的影响36-38
  • 4.4.2 网络使用对集体主义认知偏向的影响38-39
  • 4.5 讨论39-40
  • 4.5.1 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认知偏向的影响39
  • 4.5.2 网络使用对集体主义认知偏向的影响39-40
  • 5 总讨论40-46
  • 5.1 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的影响40-42
  • 5.1.1 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影响40-41
  • 5.1.2 网络使用动机的调节作用41-42
  • 5.2 络使用对集体主义的影响42-43
  • 5.3 本研究的价值、不足与展望43-46
  • 5.3.1 本研究的价值43-44
  • 5.3.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4-46
  • 6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3
  • 附录53-58
  • 附录一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调查量表53-55
  • 附录二 网络使用动机调查表55-57
  • 附录三 信息获取型动机任务材料57-58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玲丽;金盛华;刘文;黄甜;;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研究述评与展望[J];理论月刊;2013年01期

2 张锋;沈模卫;徐梅;朱海燕;周宁;;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3 张锋;马定松;周艳艳;;不同动机网络使用者对网络使用线索的注意偏向[J];应用心理学;2007年02期

4 丰怡;蔡华俭;施媛媛;;文化产品研究——文化心理学的独特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1127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27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