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中文版内疚和羞耻倾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发布时间:2017-11-04 22:26

  本文关键词:中文版内疚和羞耻倾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内疚 羞耻 信度 效度


【摘要】:目的:检验中文版内疚和羞耻倾向量表(GASP)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463名大学生填写中文版GASP量表,采用自尊量表、攻击性量表及大五人格中国问卷简版作为效度指标。2周后随机抽取59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1GASP中文版包括内疚-消极行为评价、内疚-弥补、羞耻-消极自我评价和羞耻-退缩4个因子,共16个项目;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四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良好(χ~2/df=2.40,GFI=0.942,AGFI=0.918,IFI=0.902,CFI=0.90,RMSEA=0.055,SRMR=0.056);3各分量表的克龙巴赫Alpha系数在0.58(羞耻-退缩)~0.66(内疚-消极行为评价)之间,平均0.63;间隔2周的重测系数在0.62(内疚-弥补)~0.75(内疚-消极行为评价)之间,平均0.68;42个内疚倾向分量表的得分与敌意、身体攻击显著负相关,与自尊、宜人性、谨慎性显著正相关;2个羞耻倾向分量表的得分与愤怒、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自尊负相关。结论:GASP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内疚和羞耻倾向。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SH083)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C1452)
【分类号】:B842.6
【正文快照】: 作为典型的道德情感,内疚(guilt)和羞耻(shame)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个体在违背正确、理想的标准和道德规则后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1],都是由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的自我意识情绪,都有助于个体自我调节[2]。但两者也存在诸多差异,如内疚会促使人们去弥补自己对他人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丽;;浅谈如何培养人的道德羞耻感[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35期

2 任定保;谈学生羞耻心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0年21期

3 崔爱芝;;论羞耻感的当代道德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倩;;羞耻心:青年健康成长的情感体验[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5 刘雯雯;;关于内疚与羞耻差异的研究述评[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吴爱莲;;日语中表达“羞耻感”的词汇[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年02期

7 陈云飞;;海南民谚解(之二)[J];椰城;2010年02期

8 高学德;周爱保;;内疚和羞耻的关系——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9 王晓华;;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J];粤海风;2009年04期

10 高学德;;羞耻研究:概念、结构及其评定[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帆;张道芬;黄喜珊;;初中生羞耻感与攻击性的关系:羞耻应对的中介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段冬梅;;羞耻感重整理论的犯罪学探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钱铭怡;刘嘉;;羞耻感与应付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洪燕;;论羞耻感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对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杨玲;王含涛;;多元文化背景中学生的内疚、羞耻感及影响因素[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杨玲;王含涛;;中学生内疚和羞耻情境量表的编制及适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李虹;羞耻感功能论[N];光明日报;2008年

2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 李义山;文明来源于羞耻感[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曹林;警惕公权对滥用财政已失去羞耻感[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陈季冰;惩戒产生畏惧而非羞耻之心[N];常州日报;2011年

5 深圳大学文学院 王晓华;有些人为什么淡漠了羞耻感[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周邦坤;女孩当街“裸讨”谁蒙羞[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7 侯宁;中国股市何时才能有羞耻感?[N];经理日报;2008年

8 李瑾;“欠债还钱”背后的道德问题[N];工人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 袁云才;对“学术帝”受挫轻生的反思[N];长沙晚报;2014年

10 李建华;“家丑”不外扬[N];长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英;当代青少年羞耻观的特征及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晶;羞耻感教育模式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祺;羞耻感与羞耻感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德龙;中学生羞耻感和情绪状态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罗诚诚;大学生内疚、羞耻与道德取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健芳;大学生羞耻感与成人依恋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辉;羞耻感的理论问题及其德育价值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帆;内隐、外显羞耻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邱燕;农村中职生羞耻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媛媛;羞耻心培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竭婧;幼儿羞耻感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1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41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