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基于熟悉性的项目间语义关系再认

发布时间:2017-11-10 10:35

  本文关键词:基于熟悉性的项目间语义关系再认


  更多相关文章: 项目间语义关系 熟悉性 无线索回忆再认


【摘要】:在项目间语义关系的熟悉性研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熟悉性效应依赖于哪种信息的加工,关系概念还是抽象结构?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借助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the recognition without cued recall paradigm,简称RWCR范式)和四词类比材料,采用混合设计,直接分离与比较关系概念和抽象结构的加工对RWCR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关系概念作为测验线索能够引发显著RWCR效应,但仅仅学习关系概念却不能;只有学习关系概念的结构化材料时,才能引发显著RWCR效应。该结果表明,项目间语义关系的熟悉性过程与结构信息有关。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心理系;闽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09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1900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类国家青年课题(CBA120104)
【分类号】:B842.3
【正文快照】: 1前言有时,人们感到某一情境很熟悉,却无法回忆具体内容,如曾在何时何地见过或者过去经历的哪个情景与眼前情景相类似等(DayGoldstone,2009),这是一种无线索回忆的再认现象(therecognition without cued recall phenomenon,简称RWCR;Cleary,2004)。在实验室,RWCR的研究主要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九清;郭春彦;;跨领域项目间联结记忆中项目提取和关系提取的分离: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国英;姜媛;方平;;情绪记忆的鲜活性和准确性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2 罗萌;耿海燕;;生存加工改善记忆编码的机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年11期

3 LUO Meng;GENG HaiYan;;How can survival processing improve memory encoding?[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3年11期

4 Mingzhu Hou;Chuanji Gao;Jun Wu;Chunyan Guo;;Neural correlates of familiarity and conceptual fluency are dissociable at encoding[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28期

5 赵广平;李晶;安宗辉;;实例材料诱发关系学习的再认优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6 陈士法;刘晴晴;侯林平;吕茂丽;杨洪娟;崔涛涛;;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再认模式的ERP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姜珊;关守义;;熟悉感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8 康诚;王振宏;;依赖于唤醒与效价的情绪记忆增强效应:自动与控制加工[J];心理学报;2013年09期

9 郭春彦;高传吉;李兵兵;;FN400效应:外显记忆测量中的概念启动加工[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9期

10 杨文静;刘培朵;崔茜;郝鑫;肖宵;张庆林;;自我参照对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九清;跨领域项目间联结记忆提取的神经机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梁君英;认知风格对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小春;网球运动员时空预测特征及ERP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4 刘湍丽;再认与自由回忆任务中的部分线索效应:机制和影响因素[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5 康诚;情绪记忆的增强效应:自动与控制编码加工[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余凤琼;内隐和外显负性情绪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珊珊;小学生情绪记忆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文静;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敬国;情节记忆及其联合效应和特征效应行为和神经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13年

2 王方方;认知资源有限视角下来源记忆加工机制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侯明珠;熟悉性与概念流畅性的分离[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祝青;乒乓球运动经验对一般特征识别加工过程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5 王雪;面部信息缺失对面孔识别中异族效应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佳莉;跨视听通道的再认ERP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7 李炳洁;汉字音形义对无线索回忆再认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诸洋;面孔识别中异族效应加工方式的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9 尹泽晋;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情感词汇认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仲仙仙;概念驱动对熟悉感和déjà vu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Ken A PALLER;Joel L VOSS;;Orientation to learning context modulates retrieval processing for unrecognized word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2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康;曾祥春;;结果程度和熟悉性对助人意愿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晓娜;李琦;郭春彦;;语义相似性下回忆和熟悉性的分离[J];心理科学;2011年05期

3 舒华,程元善,张厚粲;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评定[J];心理学报;1989年04期

4 黄虹;蔡黎曼;;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年02期

5 张锦坤;杨丽娴;;测试效应的加工分离[J];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6 杨红升;;自我信息加工优势中的熟悉性问题[J];心理科学;2013年05期

7 佐斌;高倩;;熟悉性和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8 赵广平;郭秀艳;;熟悉性与回想分离的新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7期

9 张清芳,杨玉芳;影响图画命名时间的因素[J];心理学报;2003年04期

10 王芳;高培霞;;背景音乐的情绪性和熟悉性对记忆影响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佳欣;杨艳;贾培媛;周璐;高阳;刘岩;;熟悉性和自我相关性对网名识别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张锦坤;杨丽娴;白学军;;测试效应的加工分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胜操;;旁观者的性别特征和熟悉性对男性被试作业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马剑萍;徐琴美;;范例对儿童动词学习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马利军;张积家;;汉语喻意型歇后语内部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罗琳;韩布新;;汉字部件频率与熟悉性分布特征及其相关[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唐菁华;郭秀艳;;熟悉性评价测验对内隐学习的敏感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福兴;李卉;陈s,

本文编号:1166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66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