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归因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11-12 22:27
本文关键词:《论语》中的归因思想探析
【摘要】:《论语》中的归因思想系统而深刻,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求诸己的归因思想、求诸天命的归因思想、践礼行为的归因思想、三维信息协同的人际归因思想以及归因偏差思想。探讨《论语》中的归因思想是研究《论语》以及儒家社会认知思想的一个有益视角,也是揭示儒家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之路经的一个可供选择的切入点。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安徽大学哲学系;
【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L019ZD) 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33010035);安徽大学应用性教学项目(XJYYXKC41)
【分类号】:B84-0
【正文快照】: 归因是指个体解释和推论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过程。孔子注重通过完善个体的归因风格来塑造君子人格。“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君子应对自己的行为时时反省。“省”是系统的社会认知活动,对行为的归因分析是“省”的核心维度。《论语》中的归因思想系统而深刻,奠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侯佳;;国内外儿童观点采择的研究述评及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蓝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国外网络文本情感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02期
3 郭媛媛;;失重后的裸露——评旅加作家宇秀散文集《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03期
4 唐洪,张梅玲,施建农;社会认知因素对儿童有关损人者情绪归因的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年02期
5 毛文娟;郭成;;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磊;梁建平;曾理;;运动表现判断的社会认知研究进展[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王晓明;李朝旭;张文静;;大学生荣辱观的的原型分析(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唐海波;李朝旭;邵景进;;大学生荣辱观的的原型分析(Ⅱ)[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琳;眼睛注视知觉及其对面孔再认和表情判断等社会认知过程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7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7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