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
本文关键词: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
更多相关文章: 学前流动儿童 母子关系 师幼关系 社会技能 问题行为
【摘要】:母子关系和师幼关系是儿童早期发展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儿童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以北京市271名学前流动儿童和552名学前城市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母子关系亲密程度低于城市儿童,母子关系冲突性、师幼关系亲密性和冲突性与城市儿童没有差异;(2)母子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作用在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上没有显著差异,母子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社会技能,负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子关系冲突性负向预测社会技能,正向预测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师幼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城市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并且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3)师幼关系对母子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而非城市儿童上,师幼关系低冲突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社会技能的负向预测作用,师幼关系高亲密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190006)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JYCO29) 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Y20143602)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低龄流动儿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增速加快。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我国0~5周岁流动儿童规模已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38.59%。可见,低龄阶段流动儿童已经成为流动儿童中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3 曾守锤;;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干预的启示意义[J];教育导刊;2009年05期
4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5 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年06期
6 丁元林,孔丹莉,毛宗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常用共线性诊断方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年04期
7 徐微;;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基于25户流动家庭的访谈调查[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任春荣;;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测量技术[J];教育学报;2010年05期
9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10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及社会支持保护作用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超;丁芳;;欧盟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浅议——基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张绘;龚欣;尧浩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北京的调研证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4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李芷若;;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任立苹;;浅析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才智;2009年30期
7 张淑琼;杜丽静;;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园园本教研——“地方联盟,资源统合”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模式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李方芹;;论幼儿教师的教育意识与能力——自身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9 王娜;;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服务网络体系构建[J];成功(教育);2012年04期
10 陈莉;对高校文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火灿;邓靖;高健;黄冲;余易安;邢佰英;;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差异比较——对京皖两所中学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2 张绘;龚欣;尧浩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及其解释——来自北京的调研数据[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云娇;余艳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罪错行为关系探析[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4 郝懿;;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5 王尘尘;张凯;;体育游戏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倩;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娟;高洪深;;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杨晓莉,邹泓;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4 刘黎红;;青岛市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及诉求研究——对27户家庭深度访谈的分析[J];东方论坛;2009年01期
5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4亿人[J];党政干部文摘;2008年01期
6 李松;;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7 冯锐;论儿童权利保护与少年犯罪[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4期
8 严瑜;;父亲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作用[J];父母必读;1996年11期
9 王惠文,龙文,赵江涛;基尼系数的预测建模方法及在北京市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10 陈怀川;;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表现的归因分析[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师幼关系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270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7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