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愤怒情绪现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的愤怒情绪现况调查
【摘要】:目的:探究初中生愤怒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3~15岁270人(其中男生152人,女生118人),采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XI-2)测量愤怒水平(包括状态怒、特质怒、怒控制、内向怒及外向怒5项),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测量应对方式,人际侵犯动机问卷(TRIM)评估初中生的宽恕状况,用自编问卷调查父母婚姻关系良好度等一般资料。结果:男生STAXI-2中怒控制和外向怒得分高于女生[(22.5±5.7)vs.(20.8±5.5),(7.3±2.7)vs.(6.7±2.2),均P0.05],内向怒得分低于女生[(7.4±3.1)vs.(8.2±2.9),P0.05]。STAXI-2中特质怒得分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忍耐、发泄情绪、幻想否认等得分,TRIM中回避、报复等得分呈正相关(r=0.18~0.45,P0.01),与父母的婚姻良好度分级,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问题解决、合理化解释等得分,TRIM善意得分呈负相关(r=-0.16~-0.25,P0.01);STAXI-2中怒控制得分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指向问题应对、忍耐等得分,TRIM中善意得分呈正相关(r=0.17~0.48,P0.01),与TRIM回避、报复等得分呈负相关(r=-0.13~-0.13,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特质怒得分与父母婚姻良好度分级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合理化解释、逃避得分负向关联(β=-0.11~-0.16,P0.05),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发泄情绪、幻想否认得分及TRIM报复得分正向关联(β=0.24~0.27,P0.01);怒控制得分与TRIM善意得分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问题解决、合理化解释正向关联(β=0.22~0.29,均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父母婚姻关系不佳,倾向于选择发泄情绪、幻想否认、逃避的应对方式,以及报复动机强的初中生较容易出现愤怒。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近十几年来,愤怒情绪研究逐渐成为了精神病理学、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热点。愤怒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Spielberger等[1-2]提出的状态-特质愤怒理论,该理论认为愤怒不仅包括即刻的状态怒,还包括在各种情境中体验愤怒倾向的特质怒,同时把愤怒的处理方式分为内向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娇;曾天德;;国内外愤怒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诸燕;赵晶;;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研究;2012年01期
3 丁宇,肖凌 ,郭文斌 ,黄敏儿;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模型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4 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5 吴希庆;胡仟;陈翠;;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对愤怒表达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6 张锡凤;陶海燕;乔明琦;张惠云;;医学生愤怒、郁怒情绪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1期
7 刘玉国;乔明琦;;生活事件引发愤怒郁怒情绪产生的中介因素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05期
8 陈翠;张红静;潘芳;曲珊娜;江虹;李文杰;;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6期
9 刘惠军;朱丽雯;;青少年愤怒情绪的发生及表达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10 马煊,陈龙,裴华,张凤阁,张本,马文有;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力专;张国锋;;悖论问题的情绪机制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严晓月;;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刘结实;伍小东;;从目的性谈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心理机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陈桂莲;赵祖华;杨丽娟;;地面气象测报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8期
5 张丽娇;曾天德;;国内外愤怒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宋伟;初宇平;;情绪工作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李婷;;声音的认知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观众对影视声音的认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柳恒超;许燕;;情绪研究的新趋向:从有意识情绪到无意识情绪[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李可可;马勇;张健;邹平;叶志;;篮球运动员竞赛中服从裁判行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剑;王建辉;王欢;;情感:人员管理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鸣鸣;张野;;浅述无意识情绪调节的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王枞;涂序彦;刘嘉;;注意-情绪协调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连成;张力为;;动性心理疲劳的监控方法[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桂军;姚洪滨;田丽;王涌;;论海员综合素质教育中情商及其培塑[A];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C];2005年
5 王桂军;姚洪滨;田丽;王涌;;论海员综合素质教育中情商及其培塑[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6 陈艳鑫;;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致重因素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5 侯e,
本文编号:1289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8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