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黑暗人格”与功利主义道德判断的关系:认知负荷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20 11:34

  本文关键词:“黑暗人格”与功利主义道德判断的关系:认知负荷的调节作用 出处:《西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黑暗三角人格特质 自恋人格 权术人格 精神病态 功利主义道德断 认知负荷


【摘要】: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由自恋人格、权术人格、精神病态人格三者组成。自从2002年提出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概念以后,关于它的研究逐年增多。黑暗三角人格与大五人格的相关中,三者都与宜人性显著负相关;在HEXACO量表中,黑暗三角人格都与诚实-羞愧因素显著负相关。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行为特征也具有一些共性:无情、攻击性、欺骗、冒险性、偏爱短时间的恋爱,这些特征都反应了亚临床型人格的一些阴暗面。同时众多研究也表明,这三个存在中等相关的人格特质虽然在特质和行为方面有一些相似性,但这种相似也只是一定程度上,差异仍然存在。在社会实践中,黑暗三角人格特质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格特质群,既具有亲社会的特征,如热情、自信;也具有反社会的特征,如利用他人、无情性。对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研究有助于辨别反社会性行为的人格基础,进而反思社会弊病的根源。本研究选取道德判断作为研究点,探索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道德判断倾向性,以及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这种倾向性的原因的差异性。道德判断的双过程理论认为,在道德判断过程中,有两个模式在发挥作用。一是直觉模式,这个模式反应迅速,主要由情感主导;二是人为模式,这个模式是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分析,主要由认知主导。这两个模式共同决定了个体的道德判断结果。一般认为,直觉模式是倾向于做出伦理主义判断,而人为模式倾向于做出功利主义判断。道德判断过程中,直觉模式先启动,并且直觉模式一直存在并影响我们的判断。本研究对这个基本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对于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由于其无情性的特点,其直觉模式仍然是倾向于做出功利主义判断。因此研究通过认知负荷任务,压制或者减少人为模式的影响,以研究黑暗三角人格特质在做出功利主义道德判断时,直觉模式的差异性。本研究包含两个部分: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考察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道德判断倾向性;研究二,通过行为实验,在道德判断过程中加入认知负荷任务,考察认知负荷在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道德判断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同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问卷调查中,黑暗三角人格特质之间显著正相关,高黑暗人格显著倾向于做出功利主义道德判断。(2)行为实验中,认知负荷对黑暗三角人格特质的道德判断倾向的影响是不同的。加入认知负荷操作后,低自恋人格的功利主义倾向增强,高自恋人格的功利主义倾向减少;低权术人格的功利主义倾向减少,高权术人格的功利主义倾向增强;精神病态的倾向改变没有显著差异性。这预示,虽然表面上高黑暗人格都倾向于做出功利主义判断,但是不同人格做出这样判断的原因或者说影响因素是不同的。这也表面黑暗人格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生;论道德判断的形式[J];求索;1983年04期

2 陈欣银,项宇;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01期

3 李彦 ,姜珍;道德判断论纲[J];社科纵横;1993年06期

4 ;道德判断的标准[J];甘肃理论学刊;1994年01期

5 白冰河;道德判断的形式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7 邢强;;道德判断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年04期

8 陈建兵;黄富峰;;论道德判断[J];齐鲁学刊;2006年03期

9 唐嘉荣;;汉语符号系统所传达的道德判断考释——以“德”、“仁”、“和”、“善”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0 徐平;迟毓凯;;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群;户秀安;柯森;邓一允;;华南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2 莫雷;;5—7岁儿童道德判断依据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岑国桢;李伯黍;;训练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4 李晔;鲁铱;陈昭蓉;;判断视角和道德立场对道德判断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袁高依莉;何贵兵;蒋多;;道德判断的“自我-他人”差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杨文琪;金盛华;;自我构念与道德判断[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张小英;郑日昌;;小学生道德判断量表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林斗秀;周璇;黄娟;张华东;李宏翰;;先前意图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私人意图与社会意图的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张湘一;丁道群;;情绪与道德判断:道德判断中的评价倾向与特异性效应[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杨飞;李明;;道德判断中的具身效应初探[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宁;道德判断后:中国改革的四个路向[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康秋洁;洗洗手,你会更宽容[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第三种文化的视角[N];文汇报;2004年

4 夏敏;法律思维与道德判断[N];检察日报;2003年

5 黄力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童星(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那塔利亚·穆祖妮克(俄罗斯西北行政学院国际项目与地区合作部主任) 胡贝特·海内特(德国达姆施达特理工大学教授、历史学与社会学系主任) 徐中振(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俞厚未(上海市社联科研处) 马提那沃(俄罗斯西北行政学院) 李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陈章亮(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凯茜·丹顿(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心理学系教授) 凯瑟琳·亨特 苏珊·汤姆森(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犯罪学教授) 丹·德宁(美国乔治亚大学);和谐社会论坛[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李晓岗;美国如何定义“爱国主义”[N];学习时报;2005年

7 陶一桃 ;不要滥用“和谐”[N];浙江日报;2005年

8 吴旭阳 厦门大学法学院 葛岩 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决策实验室 秦裕林 北京工业大学国际网络智能研究院、卡内基-摘隆大学心理学系 庄向荣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学院;公平意识可能与生俱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燕继荣;宽容:现代文明的一种核心原则[N];学习时报;2003年

10 尤小刚;一道中国人久违了的家常菜[N];中国艺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辛治洋;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颜志雄;道德判断中的亲属偏见[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芳芳;情感卷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江;上海市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修订及常模制定[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康乐;消极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寸飞;倾向性道德敏感性对大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华春;道德判断过程中面孔刻板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郭瑞;清洁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唐娟;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查晓坤;道德基础理论视角下道德失败对道德判断的特异性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10 王薛时;我们如何做出道德判断?[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11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11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