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新目的论

发布时间:2017-12-31 05:23

  本文关键词: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新目的论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目的 新目的论 形而上学 原因论


【摘要】:自然主义是当代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随着"生物学转向"之发生而诞生的新目的论又是这一思潮的一种新的受到广泛关注的理论。当前,目的论的地位和命运不仅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处在被嘲笑和批判的地位,而且成了人们解决心灵哲学难题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或"自然化"根据。相较于旧目的论,新目的论的内容、观点、论证和实质都"判若两人"。其为心灵哲学摆脱困境开出的处方是,只有以新目的论为基础的心灵自然化,才能克服过去自然化的困难,让心灵哲学走向新生。它不仅为心灵哲学提出新的方案和策略,为功能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还在目的、目的论、进化、选择、因果解释等形而上学和科学哲学的传统领域提出了新的问题及解答,因此有很多方面的学理意义,尤其是有形而上学的意义,值得作多角度研究。
[Abstract]:Naturalism is the dominant trend of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ind. The new teleology born with the occurrence of "biological turn" is also a new theory of this trend of thought which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The status and fate of teleology have not only changed fundamentally, but are no longer in the position of being ridiculed and criticized. Moreover, it has becom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r "naturalized" basis for people to solv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mind. Compared with the old teleology, the content and viewpoint of the new teleology. The prescription for the philosophy of mind to get rid of the predicament is that only the mind based on the new teleology can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of past naturalization. It not only puts forward new plan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philosophy of mind, but also injects vita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ism, but also aims, teleology, evolution and choice. The traditional fields of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uch as causality explanation, have put forward new questions and solutions.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metaphysical significance, which deserve to be studied from many angles.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
【分类号】:B84
【正文快照】: 随着自然科学和科学主义精神的发展,目的论自近代以后日益成为几乎所有理论中最“臭名昭著”的理论。然而,在当今心灵哲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等领域的自然化运动中,目的论不仅被“平反”了,而且在成为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在有关概念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的同时,其学术地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发友;;试论生物学中的反还原论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李建会;生命科学为当代哲学提供了什么?——论生物学家ErnstMayr的新哲学[J];大自然探索;1996年03期

3 高文武;唐骏;;从生物哲学中自主论与分支论的争论看两者的融合[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4 郭金彬;黄长平;;论“寓通几于质测”——方以智的科学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朱清海,黄玉芳;论中国古代生物循环变化思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周锋;波普尔对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评价[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5期

7 李建会;生物科学中存在规律吗?[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05期

8 李建会;还原论、突现论与世界的统一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05期

9 颜青山;达尔文医学:进化生物学的新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1期

10 王姝彦;科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恩斯特·迈尔的科学与哲学思想初探[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2 王姝彦;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中的意向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夏循礼;植物异黄酮代谢途径分子进化与系统分类学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志芳;索伯自然选择论的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蔡乾和;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张舟;目的论、功能和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洋;道金斯与古尔德的进化观之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荣双;;形而上学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5期

2 汪青;;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J];心理学探新;1983年02期

3 柏友进;;中国近代心学被定格为“形而中学”之理路[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董海滨;客观的精神和现实的虚拟——关于理论心理学的一些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杨尊三;李焕诚;;临床放射学标准化现代化诊断方法论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陈立;汪安圣;;坚持心理学的科学实验——驳斥姚文元对心理学研究的诬蔑[J];人民教育;1979年04期

7 М.Г.Ярошевский;杨德庄;;论心理认识的辨证法[J];心理科学进展;1984年01期

8 燕国材;;三谈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J];心理学探新;1984年04期

9 李养林;关于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的基本规律问题——兼评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些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理论[J];心理学报;1981年04期

10 A·B·彼得罗夫斯基;张世臣;;列宁与心理学问题[J];外国心理学;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文达;;论认知心理学之“形而上”本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立伟;;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力发展观[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麻彦坤;;批判:心理学发展的动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丕;;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述评[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殷培桂;;关于心理学的主客观关系向题[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祁晓杰;彻底经验主义与詹姆斯心理学思想的理论转向[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末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D];吉林大学;2008年

2 贾微;从心理学到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3年

3 张琳;我们感知到什么?[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戴振宇;论取消式唯物主义对常识心理学的消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勇;莫里茨·石里克认知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李广政;詹姆斯“自我”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8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58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