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反馈来源对捐赠意愿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本文关键词:感谢反馈来源对捐赠意愿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出处:《应用心理学》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感谢反馈来源 事实信息 感知的社会价值 捐赠意愿
【摘要】:本文采用实验法分析在信任缺失的情境下,慈善捐赠过程中感谢反馈有谁传递及如何传递等问题。结果发现,相比较慈善组织传递感谢,受捐者本人感谢更能增加人们的捐赠意愿,感知的社会价值在二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事实信息调节感谢反馈来源与感知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相比较慈善组织传递感谢,受捐者本人感谢更有效,只有在感谢反馈中包含事实信息时,受捐者本人感谢才可以增加人们感知的社会价值和捐赠意愿。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who and how to transmit the feedback in the process of charity donati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lack of trust. The recipient is grateful that it can increase people's willingness to donate, the perceived social value plays a part of th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the two;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the dono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harity in transmitting gratitude, only when the feedback includes the factual information. Thanks to the recipient can increase the perceived social value and willingness to donate.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2084)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2G02003)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受捐者感谢激励在我国慈善组织的捐赠实践中广泛存在,比如“衣加衣”“免费午餐”“爱心背包”等项目都通过在微博,贴吧等网络媒介发布一些受捐者收到捐赠物或者款项时心情愉悦的图片(这些图片大都无意中表达了对捐赠者的感谢)和感谢信来鼓励其他人捐赠。然而,在实践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蒋晶;;影响我国个人捐赠者捐赠决策过程的心理机制——基于情感适应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年06期
2 南锐;汪大海;;慈善环境对我国居民慈善捐赠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97-2011年的数据分析[J];当代财经;2013年06期
3 杜兰英;赵芬芬;侯俊东;;基于感知视角的非营利组织服务质量、捐赠效用对个人捐赠意愿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4 程德俊;;组织中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及构建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5 韦慧民;龙立荣;;主管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对员工行为及绩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9年01期
6 王磊;;自我价值感的权变性与自我调控:Logistic回归分析[J];应用心理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马永斌;鲁礼华;;感谢反馈来源对捐赠意愿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应用心理学;2016年02期
2 刘晖;杨梦娜;满一稷;;组织信任对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影响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3 陈丽颖;蔡佳禾;;国家间互信形成与维持的理论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4 陈忠卫;张琦;华斌;;创业团队内部人际信任与工作绩效间的动态关系:以加盟时间为调节变量[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年02期
5 李国彦;李南;;创业社会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模型研究——代理人市场-声誉理论视角的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07期
6 葛晓永;赵曙明;吴青熹;;学习导向、团队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一个理论的模型[J];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02期
7 赵晨;高中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基于组织公平理论的追踪研究[J];预测;2016年01期
8 朱晓妹;孔令卫;郝龙飞;陈驰茵;;包容性领导能促进科研人员提升创新绩效吗?——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2期
9 任迎伟;林海芬;;管理创新决策中的高中层互动理论研究[J];经济学家;2016年01期
10 潘清泉;韦慧民;;不同发展阶段新创企业创业者胜任力与创业团队成员信任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大海;南锐;;中国慈善捐赠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1997-2011的数据分析[J];中国市场;2012年46期
2 张进美;刘武;林良池;;家庭收支对居民慈善捐赠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数据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陈天祥;姚明;;个人捐赠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州市的问卷调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张进美;刘武;;城市居民慈善认知状况及应对策略分析——以辽宁省14市数据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6期
5 刘忠生;;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因素的VAR模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11期
6 罗公利;刘慧明;边伟军;;影响山东省私人慈善捐赠因素的实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丁美东;;个人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分析与政策思考[J];当代财经;2008年07期
8 初浩楠;廖建桥;;正式控制对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4期
9 吴燕;;重视个人捐赠,促进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陈勤;陈毅文;;慈善组织社会营销与个人公益消费动机研究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杰;张敏强;李晓鹏;;中介效应的三类区间估计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2 刘红云;张月;骆方;李美娟;李小山;;多水平随机中介效应估计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11年06期
3 方杰;张敏强;邱皓政;;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4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孙配贞;;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2014年03期
5 甘怡群;;中介效应研究的新趋势——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08期
6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7 王华锋;贾生华;李生校;;性别与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8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9 张伶;陈艳;聂婷;;工作—家庭促进对心理授权与工作抑郁内在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刘红云;骆方;张玉;张丹慧;;因变量为等级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学报;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孙配贞;;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方杰;张敏强;;三类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比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陈陵;周宗奎;;大学生自主与主观幸福感:人际依赖的中介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闫菁;王晓宇;肖晶;;抑郁的认知易感者日常应激与抑郁的关系:非适应性认知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常淑敏;张玲玲;张文新;周秀琴;;未来教育规划及评价在青少年同伴群体特征与学业适应间的中介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林丽玲;刘俊升;;儿童中期受欺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何枫;何平成;;我国金融市场对FDI与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8 滕妍君;翟紫燕;范翠英;;高中生网络欺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田艳辉;秦霖;王丹丹;王明辉;;受艾影响儿童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影响的双重中介效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于艳;丁玲;程美斌;司继伟;;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与工作绩效: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浩;大学生父母依恋、孤独感以及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梦;大学生依恋、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冬;压力对大学生孤独的影响:自我分化、自我构念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杜江红;大学新生成人依恋与总体适应:抑郁与孤独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5年
5 徐杨;大学生无聊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抑郁与学业倦怠的中介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吕婧;消费者信任对品牌资产的中介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沈伊默;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反应间的中介效应检验[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舒亚丽;中学生感恩和幸福感的关系:心理需要的中介效应[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马丽;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探讨[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雷文雅;自我同情、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2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8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