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招聘面试中人格测试作假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招聘面试中人格测试作假行为研究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测试 计划行为理论 主观规范 行为控制知觉 态度 作假意愿 作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已经作为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而招聘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招聘选拔,可以达到良好的人岗匹配,推进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效益。人格测试作为一种有效的测评工具,因其能够预测个体未来的表现以及能够为人岗匹配提供依据,而且本身信息丰富,操作简单易行,在企业招聘选拔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另,一方面由于其采用自陈式的测量方式,个体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而歪曲反应进行作假也饱受非议。招聘面试中人格测试的作假招致了广泛的质疑和关注。到底什么因素影响着个体的在招聘面试中的作假行为以及如何减少应聘者作假行为成为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焦点。有关作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但均是由国外研究者基于本国文化进行的研究,纵观国内有关作假行为的研究少之又少。本研究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出发,研究作假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计划行为理论揭示作假行为发生机制,为减少作假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围绕这一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249个被试,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一:首先从大五人格中筛选出工作称许性较高的项目,用这些项目来测试应聘者在诚实环境下和应聘环境下反映的差异;研究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作假意愿对作假行为的影响机制。考察作假意愿在对作假行为的态度、作假行为主观规范、作假行为控制知觉的影响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自我监控在作假意愿与作假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最后,文章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以及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对管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al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the company can win in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recruitment of talent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rough effective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it can achieve good post matching to promote 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 aspects. The benefits of personality testing a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tool. Because it can predict the future performa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post matching and information rich, simple and easy oper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enterprise recruitment selection. But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the use of self-report scale, the individual to create a good image and distorted reactions are also suffering from false criticism. Personality test job interview fraud incurred questioning and attention. What factors affect the individual during the job interview and the fraud How to reduce the candidate frau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ers sustained attent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raud has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but by foreign researchers wer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throughout the domestic research about fraud is f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factors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rau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frau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rovide the basis for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fraud. Around this problem,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d 249 subjects, study for the following problems. Research: first select the work items from large high desirability five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these projects to test candidates reflected in the environment and for honest environment; study two: in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effe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lse fraud. Fraud investigation of willingness in the fraud fraud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s, mediating effect of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of fraud. And on this basis, further explore the self monitoring in the fraud and fraud will adjust role between.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tudy and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锦;郑全全;;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J];人类工效学;2012年01期
2 马婕;常峰;;计划行为理论在医药消费行为领域的适用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11期
3 Dominik Papies;Michel Clement;刘建蓉;;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消费者网络电影下载动力因素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2期
4 陈怀中;刘霞;;浅述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变量内涵的新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0期
5 赵明;;计划行为理论相关变量测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李慧梅;王丽;;计划行为理论(TPB)在消费行为意向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7 徐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及学习倦怠感的考试作弊行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1期
8 李京诚;合理行为、计划行为与社会认知理论预测身体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周荣刚;;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从众倾向等因素对行人“闯红灯”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段文婷;江光荣;;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决策过程的特征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慧颖;金笑非;陈根来;;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4 李连友;秦雨馨;;失业保险被保险人欺诈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分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三卷)[C];2011年
5 姜峰;侯玉波;;思维方式与健康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蒋丽;李永娟;刘雪元;;不安全驾驶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修订模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德辉;苏雪芬;高杨;葛菲雪;;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周围人吸烟对农村地区青少年抽烟意念和行为的预测作用[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晓敬;老年人出行行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韩晶(Oluka Obiageli Crystal);尼日利亚癌症生存者生活方式咨询指导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姚涛;基于延伸的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游戏持续使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强;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游客避暑旅游行为意向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2 孙云菲;大学生与权威人士沟通情况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田红彦;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杭州居民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滕沙;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肝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赵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快递企业顾客抱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6 王林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旅游购物行为意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杨林;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招聘面试中人格测试作假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周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用户微信信息流广告接受意向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刘彦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超速行车意向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金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用户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8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8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