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恋爱宽恕:问卷编制与特点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恋爱宽恕:问卷编制与特点研究 出处:《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编制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并对大学生恋爱宽恕的特点进行研究,采用自编初始问卷对上海某高校的2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预测,利用完善后的正式问卷对上海和南京两地的556名在校大学生展开正式施测,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信效度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编制的问卷对大学生的恋爱宽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编制的《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包含报复、回避、宽恕和消极沉思四个维度,可以解释方差总变异的69.08%;(2)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外部效度均显示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3)编制的问卷能够较好地契合宽恕的定义;(4)大学生恋爱宽恕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女大学生的宽恕倾向高于男生;(5)面对恋爱中的伤害,中国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消极深思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报复的方式。可见,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信效度均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中国大学生的恋爱宽恕与西方有所不同。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ile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forgiveness an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forgiveness, 213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were predicted by the self-designed initial questionnaire. 556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ghai and Nanjing were tested by the completed formal questionnaire. Through project analysi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forgiveness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compiled by the auth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forgiveness included retaliation and avoidance. Forgiveness and negative meditation can explain the total variance of 69.08; (2)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split-half reliability, test-retest reliability, structural validity and external validity all showed that the questionnaire ha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3) the questionnaire can agree well with the definition of forgiveness; (4)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love forgive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mong which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er forgiveness tendency than boys; 5) in the face of the hurt in lov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dopt more passive and thoughtful coping style, but less retaliatory approach.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forgiveness questionnair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easurement. The love forgivenes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CXZZ13 0367)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2011年4月,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其中“恋爱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被修订为“幸福——从学会恋爱开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可见,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恋爱中的伤害又常常不能避免,面对恋爱中的伤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温济聪;;“拇指运动”对异地恋女性大学生情感沟通造成的负面影响与原因初探——以杭州、沈阳地区8所高校异地恋女大学生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陆益龙;;“门当户对”的婚姻会更稳吗?——匹配结构与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9年02期
3 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4 张田;孙卉;傅安球;;集体主义背景下的宽恕研究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5 张登浩;罗琴;;宽恕性与“大七”人格维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雅萍;;儒家同情观与我国集体主义文化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任其平;;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孙晓娟;陈维涛;赵东红;;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离婚率之间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李雪;;集体与个体主义文化中人格的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李祚山;;传统文化对经济自我的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妮;;后现代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依仁且;;对加强当前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0期
8 蒋京川;文化与人格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金艾裙;;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个案报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京安;徐昕;;个体文化特征对心理契约构建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秀娟;;新农村建设中的复合文化模式[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5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沐守宽;美德形容词评定量表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超;编码方式、自我构念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秋敏;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李国;白音华煤矿技术人员职业停滞测量及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戴喜梅;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陆向华;县级政府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谭炜;集体—个人主义维度下核心员工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邹昭萍;中职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玉洁;组织中宽恕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代苗苗;高中生宽恕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凤炎;尚“和”: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青年研究;2004年10期
3 叶文振;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人口研究;1997年06期
4 叶文振,徐安琪;婚姻质量: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启示[J];人口研究;2000年04期
5 徐安琪,叶文振;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J];人口研究;2002年04期
6 杨菊华;Susan E.Short;;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7 郭镇之;吴玫;;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9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10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玉奇;;问卷编制的若干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5期
2 权方英;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情绪问卷的编制[J];心理研究;2010年06期
3 谢宝国;龙立荣;赵一君;;职业高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4 殷明;;基层警务人员职业耗竭源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5 王卓亮;杨群芳;;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态度问卷编制及特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6 张洁;葛明贵;;青少年阅读策略问卷的编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李永鑫;庞云飞;;顾客攻击行为的结构维度与测量[J];心理研究;2011年04期
8 赵守盈;臧运洪;陈维;潘运;;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9 杨少芹;;问卷编制几个问题的简要指导[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9期
10 孙小园;王希华;;中学教师心理素质问卷的编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惠霞;;大学生学业情绪成套问卷编制的理论构想[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谭小宏;秦启文;;组织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西玉;周宗奎;羊静;祝保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编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权方英;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情绪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赵雷;金盛华;;中小学生学校社会心理处境分化问卷的初步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卢家楣;刘伟;袁军;王俊山;田学英;;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素质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闫强;王兴超;;中国企业组织伦理气氛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曹光法;姚本先;;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卷编制及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吕厚超;严洁;;职业价值观的心理维度与问卷编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韩琴;胡卫平;周宗奎;;同伴互动问卷的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树连;大学生玩兴量表的编制及其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欣欣;80后90后大学生择偶偏好问卷编制及其择偶偏好现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彩洁;员工组织不公正应对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洁;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年
5 邓硕宁;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问卷的初步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7年
6 谭静;西部大学生经济价值观问卷的初步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年
7 曾蓉;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8 谢忠明;IT企业在职人员职业锚问卷的初步编制及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06年
9 廖明珍;中学生社会智力的问卷编制及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莉;大学生自我责任心问卷编制及其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6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0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