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形态之解析
本文关键词: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形态之解析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关系精神分析 整合性元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 主体间性理论
【摘要】:关系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的一种新取向,包括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等三种主要理论形态。这三种理论形态都以关系为理论基础,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一致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学科规范。整合性元理论强调各关系模式理论内含的关系核心,将各种理论都纳入关系性理论框架之中。社会建构理论引入社会建构主义哲学思想,将精神分析过程和个体心理发展过程视为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强调个体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主体间性理论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加入了主体间性理论思想,认为母婴关系与分析关系都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
[Abstract]: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is a new orientation of psychoanalysis, which includes integration meta-theory, 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all of which are based on relation. They are the discipline norms that the relational psychoanalysts agree on and follow together. The integration meta-theory emphasizes the relationship core contained in each relational model theory.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the process of psychoanalysis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 regarded as the activ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individual. It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thers and environment.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adds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on the basis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hold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is a kind of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2BS0008)资助成果
【分类号】:B84-0
【正文快照】: *丁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郗浩丽,心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210097。本文为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2BS0008)资助成果。精神分析运动在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再次迎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弗洛伊德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琴;;论精神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6期
2 杨苏晓;;精神症状的表现与精神分析[J];才智;2009年11期
3 赵纯基;;当舞蹈遇到“精神分析美学”——读《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的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孟隋;;“少年派”不能承受的真相——浅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精神分析[J];电影评介;2013年16期
5 张杰;论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刘翔平;;精神分析与释义学——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论[J];心理学探新;1989年03期
7 周虹汝;;爱的烦恼——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电影《美女的烦恼》中的爱无能[J];考试周刊;2008年11期
8 吴仕逵;;雪茄的精神分析[J];全国商情;2012年21期
9 商卫星;精神分析的哲学透视——读《心灵深处的王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J];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邹强;弗洛伊德幽灵的歌唱——《黑暗之歌》的精神分析阐释[J];名作欣赏;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畏;王德保;;李贺人格及其诗歌之精神分析[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春艳;;童话教学的心理学视角阐释[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3 杨明娟;;退化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朝凤;精神分析不仅仅只有弗洛伊德[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朱国旺;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张灿灿 通讯员 海慧芝;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大会召开[N];健康报;2010年
4 伊安·派克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心理系 译 王波 南京大学哲学系;精神分析与资本主义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黄旭邋沈群;精神分析研究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梅柏青;霍大同:说吧,创伤[N];成都日报;2010年
7 张颐武;精神分析的当下意义[N];文艺报;2002年
8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肖巍;精神分析告诉你:如何面对抑郁症这只“黑狗”[N];中国妇女报;2014年
9 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弗洛伊德不该被忘记[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纯一;在欧洲,身份不是崇拜对象,而是问题[N];文汇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智跃;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D];苏州大学;2006年
2 尹立;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崔增宝;从“精神分析”到“精神分裂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衣帆;精神分析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中国化进程透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婉;精神分析的中国之旅(1914-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艳;国内精神分析文献计量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郝江英;西奥多·赖克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朱建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分析”阐释[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6 谢葆辉;译者的精神分析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晶晶;观看之道—精神分析对艺术的探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郑小璐;精神分析与佛学自我观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9 魏娟;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的本土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旭阳;《时时刻刻》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1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1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