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长CD-CAT中的曝光控制与终止规则
本文关键词:变长CD-CAT中的曝光控制与终止规则 出处:《心理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变长终止规则 曝光控制 判准率 DINA模型
【摘要】:本研究借鉴传统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思想,并结合认知诊断的特点,在认知诊断框架下提出了4种变长CD-CAT的终止规则,分别是属性标准误法(SEA)、邻近后验概率之差法(DAPP)、二等分法(HA)以及混合法(HM)。在未控制曝光和采用不同曝光控制条件下,与HSU法及KL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终止条件越严格,平均测验长度越长,按测验长度最大值终止的测验百分比越大,模式判准率越高。(2)当未加入曝光控制时,4种新的终止规则均有较好表现,与HSU法十分接近。随着最大后验概率预设值的增加或?的减小,模式判准率呈上升趋势,平均测验长度逐渐增加,但在题库使用率方面均较差。(3)当加入项目曝光控制时,6种变长终止规则下的题库使用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仍能保持较高的模式判准率,并且不同的曝光控制方法对终止规则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相对标准终止规则极易受到曝光控制方法的影响。(4)综合来看,SEA、HM以及HA法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与HSU法基本一致,其次为KL法和DAPP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idea of traditional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diagnosis, this study proposes four termination rules of variable length CD-CA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diagnosis. They are the attribute standard error method (SEAA), the adjacent posterior probability difference method (DAPP), the dichotomy method (HAA) and the mixed method (HMX)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ncontrolled exposure and different exposure control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HSU method and K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e strict the termination conditions are, the longer the average test length is, and the larger the percentage of tests terminated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test length. When the exposure control is not added, the four new termination rule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and are very close to the HSU method. The average test length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item bank was poor. 3) when the item exposure control was adde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question bank under six kinds of variable length termination rule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still can maintain a high pattern accuracy rate, and different exposure control method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termination rules. The relative standard termination rule is easy to be affected by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4) taken together, the performance of SEAHM and HA method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HSU method. The second is KL method and DAPP method.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心理学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20003110002)的资助
【分类号】:B841
【正文快照】: (3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心理学系,香槟,伊利诺伊州61820美国)(4中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1引言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gnitive Diagnostic Computerized AdaptiveTesting,CD-CAT)的研究越来越多。CD-CAT结合了认知诊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毛秀珍;辛涛;;认知诊断CAT中选题策略的改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丁树良;王文义;罗芬;;认知诊断中Q矩阵和Q矩阵理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2 潘陈进;;认知诊断中原始项目属性自动标定的最大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24期
3 艾国金;甘登文;丁树良;;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按模式分层选题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4 丁树良;罗芬;汪文义;熊建华;;0-1和多值可达矩阵的性质及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小娟;粗糙集理论在认知诊断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汪文义;认知诊断评估中项目属性辅助标定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铁川;Mix-DINA模型功能开发及其与DINA、MS-DINA模型的模拟与实证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陈进;认知诊断中基于FCA的属性层次关系挖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参;基于多维项目反应理论的儿童数感认知诊断测验编制[D];宁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婕;丁树良;陈平;;多级评分CAT的认知诊断方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丁树良;杨淑群;汪文义;;可达矩阵在认知诊断测验编制中的重要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尚志勇;丁树良;;认知诊断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探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陈平;李珍;辛涛;;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题库使用均匀性初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涂冬波;项目自动生成的小学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认知诊断CAT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尚志勇;快速准确的计算机化认知诊断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文义;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北;;雪景曝光秘诀[J];中国摄影家;2005年12期
2 孙宇龙;;数字电影的曝光控制[J];现代电影技术;2008年11期
3 田建鑫;简颖慧;;浅论曝光控制技术在数码摄影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7年12期
4 毕根辉;浅谈摄影中的曝光控制[J];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5 张戊疆;;外景人像中的曝光控制[J];人像摄影;2006年02期
6 修凯;张驰有节 收放有据——谈彩色反转片的曝光控制[J];中国摄影家;2002年02期
7 ;明暗细节重生[J];数码摄影;2007年06期
8 张戊疆;;外景拍摄曝光综述[J];人像摄影;2009年07期
9 幸培瑜;;穿越时光的镜头——读《张望》[J];中国记者;2006年01期
10 杨成文;;摄影曝光的控制与运用[J];艺海;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磊;边玉芳;;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变长终止规则的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梓;雾景的曝光控制[N];中国摄影报;2013年
2 冯建国;摄影的曝光控制[N];中国远洋报;2003年
3 杨恩璞;摄影教学 数码先行[N];中国摄影报;2005年
,本文编号:1438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3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