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本文选题:COMT 切入点:Val158Met多态性 出处:《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创造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面提高国民创造性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颖且适用想法或产物的能力,其核心是发散思维。目前研究一致认为,创造性思维两个最主要的特征是新颖性和适用性。托兰斯发散思维测验是目前最广泛的用来测量创造性的工具,主要描述了独特性、流畅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一般认为影响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和后天环境。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智力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因此创造性同样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生物学研究发现,前脑中的多巴胺含量会涉及到认知功能,而认知功能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推测多巴胺回路可能与创造性思维有关。COMT基因是多巴胺转运的一个重要基因,研究发现COMT基因与前额叶的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和注意认知控制功能都有关联,通常被认为与创造性思维产生有关。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是指肽链初始位置的蛋氨酸(Met)被撷氨酸(Val)替代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COMT酶活性提高三到四倍。因此,Val/Val基因型的人相比Met/Met基因型的人COMT酶的活性更高,从而前额叶皮层中多巴胺浓度较低。研究发现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创造性思维表现有关,通常Met/Met基因型的人的创造性表现会优于Val/Val基因型的人,而Met/Val基因型的人创造性表现介于两者之间。目前来看,我们发现关于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还比较一致,但是基因是通过怎样的脑神经机制影响创造性行为的过程尚未可知。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创造性神经基础的研究逐渐从大脑半球深入到具体脑区的具体结构以及功能。研究发现,默认网络的灰质体积以及其内部静息状态功能连接强度均与创造性发散思维有关,包括内侧前额叶、内侧颞叶、双侧顶下小叶、后扣带回等。同时,默认网络在创造性发散思维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明显激活。综上所述,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很可能通过多巴胺浓度的差异,作用于大脑额叶区域,如内侧前额叶等属于默认网络的区域的结构或者功能,从而影响了创造性发散思维的表现。本研究旨在探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对创造性影响的脑神经机制。首先探究了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对创造性影响的结构基础和静息状态功能连接基础。然后探究了不同COMTVal158Met基因型在完成创造性任务过程中脑区激活的差异。研究一采用托兰斯发散思维测验对被试的创造性潜能进行评估。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后,对两组基因型被试的脑结构影像进行两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基因型在大脑结构上并无显著差异。以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为种子点的静息状态功能连接分析表明,Met携带组中内侧前额叶与左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与创造性总分以及独创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Val/Val基因型组中内侧前额叶与左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与创造性总分以及独创性总分呈正相关。行为分析结果表明,Met携带组在创造性总分以及独创性得分上均显著高于Val/Val组。研究二采用不寻常用途任务(AUT)和物体特征任务(OTC)测量被试的创造性表现,把个体在完成两个任务时脑区激活的差值(ATU-OCT)作为创造性任务脑区激活强度。在对比了两组基因型被试完成创造性任务时脑区激活强度的差异后发现,Val/Val基因型被试组在以下脑区的激活强度均大于通常Met携带组,分别为右侧楔前叶、右侧额上回和右侧颞中回。在与各组创造性行为进行结合后分析,只有右侧颞中回的激活强度与各组的AUT流畅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且右侧颞中回的激活强度与COMT基因Val158Met基因型中Met的个数呈显著负相关行为结果分析发现,两组基因型被试在不寻常用途任务中的AUT流畅性得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我们推测在Met携带组上,默认网络内部(内侧前额叶与左侧顶下小叶)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强度能负向预测创造性行为。在Val/Val组上,内侧前额叶与左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可以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得分。在创造性任务完成过程中,我们推测可能是右侧颞中回涉及语义加工过程中的语义表征和控制、概念整合和理解以及长时记忆的激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玲;李荆广;宋宜颖;刘嘉;;COMT基因对注意控制神经基础的调控效应:影像遗传学研究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12年04期
2 王美萍;张文新;;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的调节作用分析[J];心理学报;2014年07期
3 张宗豪;岳春林;;COMT多态性与连续3-back任务相关ERP的关联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4 定光桂;创造性思维是成才的阶梯[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5期
5 石宝田;开发你的创造性思维(一)[J];中国人才;2000年02期
6 徐光志;论创造性思维的美学特征[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周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4期
8 韩跃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李彩萍;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刘兵,黄洁仪;论运动员创造性思维的激励[J];辽宁体育科技;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Xinhua Shen;Yanfeng Wu;Tiefeng Guan;Xiaoquan Wang;Mincai Qian;Min Lin;Zhongxia Shen;Jushui Sun;Hua Zhong;Jianhong Yang;Liang Li;Yonggui Yuan;;Association analysis of COMT/MTHFR polymorphisms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何朝晖;孙晓川;郭宗铎;;COMT 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关铁峰;袁勇贵;沈鑫华;;COMT与MTHF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抑郁症的关联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晓芳;张本恕;;COMT基因多态与EOPD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岳春林;王政;;围棋选手在工作记忆任务中COMT多态性与ERP的关联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王晓芳;张本恕;;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帕金森病相关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高力舒;张海生;王佳;谢健;张顺泉;滕建荣;;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焦虑症的相关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龚坚;高树贵;胡珍玉;徐永明;王玉成;郑孝荣;陈寿林;黄敏芳;董建义;龚朝辉;;COMT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影响作用[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Enhancement of Salvianolic Acid B Content in Salvia miltiorrhiza by Combined Genetic Methods[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马小红;孙锦华;姚静;王强;邓伟;孙学礼;刘协和;李涛;;中国汉族人群中分裂样特质与COMT、PRODH、BDNF基因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新;“COMT”酶基因是“祸根”[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刘潇潇 编译;德国学者发现“利他基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麦迪信;COMT基因型决定治嗜睡药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池丽萍;什么是创造性思维[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江苏省姜堰中学 张顺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 梁茂春;研究生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吕淑华;二十一世纪与人的创造性思维[N];中华新闻报;2001年
8 罗玲玲;解析创造性思维特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东北大学教授 罗玲玲;解析创造性思维特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张国栋;障碍不除创新难[N];天津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朝晖;COMT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2 吴文铭;COMT和CHCHD3在胰腺癌及其它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晓芳;EOPD相关基因的研究:MAO-B和COMT[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4 刘铁榜;COMT、5-HT2A、ApoE及CYP2D6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陈忠坚;COMT在木犀草素处置中的作用及甲基化代谢区域选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方莉;催眠感受性与注意、分离、暗示性、TPQ、COMT多态性、脑电图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李琳;复杂性视野下的创造性思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
8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柏永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探究[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晖;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7年
2 张赶;川芎COMT基因序列的克隆、分析、表达及功能鉴定[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广学;COMT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4 程敏;砀山酥梨果实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OMT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5 付路平;小麦茎秆木质素含量相关基因TaCOMT克隆、功能标记开发和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6 赵芳石;COMT及DRD2基因多态性在健康青年人中网络依赖性的调控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徐佳圆;COMT和DRD2基因多态性对脑结构及功能调控的成像遗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8 钱星凯;一种检测儿茶酚-O-甲基化转移酶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9 孙临侠;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长寿家系血压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黄新星;雌激素合成与代谢基因CYP17,,COMT在慢性HCV感染及治疗中相关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88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58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