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图片命名中词汇频率效应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21:22

  本文选题:频率效应 切入点:延时命名 出处:《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在延时命名范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熟悉性并运用连续图片命名的眼动记录技术,考察图片的注视时间,将词汇提取的过程单独地呈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熟悉性及延时命名的条件下,图片名称的频率仍影响着图片的注视时间,表现出频率效应,但对出声输出的快慢没有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图片命名频率效应的"词汇通达假设"。
[Abstract]:Based on the time-delay naming paradigm, by controlling familiarity and using the eye movement recording technique named by continuous pictures, the fixation time of images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process of word extraction is presented separat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rolling familiarity and delay nam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image name still affects the fixation time of the picture and shows the frequency effect, but it has no effect on the speed of the sound output. Thus, the hypothesis of lexical accessibility of the image naming frequency effect is further confirmed.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信宜中学;
【分类号】:B8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雨;;浅析频率效应对连接理论的影响[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5期

2 何先友;毛斌红;曾祥炎;;汉语中词长效应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4期

3 江新;;汉字频率和构词数对非汉字圈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年04期

4 郝美玲,舒华;儿童口语词汇获得年龄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5 方杰;李小健;;复合词在言语产生的词汇通达中的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6 张钦;词汇决定任务评析[J];心理学动态;1998年04期

7 B.H.加普杰利宁;胡学云;;西方词视知觉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1985年04期

8 毕鸿燕;翁旭初;;出声阅读中语音通达的双通路模型[J];生物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9 刘颖,,彭聃龄;基于语义的词汇判断的计算模型[J];心理学报;1995年03期

10 陈宝国;尤文平;王立新;;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韩玉昌;任桂琴;;图—词干扰范式中干扰刺激的频率效应[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小建;方杰;王文娜;楼婧;罗畏畏;;汉语同音字音节的听觉词汇识别影响因素分解的系列研究报告[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孙海静;王权红;;汉字字频和N400语义启动的交互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慧;中国二语者英语动词过去式加工的心理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菲菲;汉字识别中的知觉干扰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赵雪;汉字识别对Multiple Read-Out模型的检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55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55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