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默读和朗读词切分文本的眼动特征
本文选题:词切分 切入点:默读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大约为10%(Gori,Facoetti,2015)。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词汇识别和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在中文中,词切分的不同会导致文本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但是,由于中文不像英文那样有词间空格来标记词边界信息,这对中文读者的词切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阅读还不熟练的小学生和阅读障碍儿童而言。那么,探讨词切分能否促进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表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加工和声调的分类知觉方面存在困难,词切分是否对阅读障碍儿童朗读的促进作用大于对默读的促进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以阅读障碍组、能力匹配组和年龄匹配组儿童为被试,探讨词切分对默读和朗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研究一是为了筛选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天津市两所普通小学的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实施了联合瑞文推理测验和小学生识字量测验。使用智商-成绩差异模型检测方法筛选出13名五年级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研究二中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使用EyeLink 2000眼动仪,以13名阅读障碍组、14名能力匹配组和14名年龄匹配儿童为被试,考察了词切分对三组儿童默读和朗读句子的影响。实验采用3(被试类型:阅读障碍组、能力匹配组和年龄匹配组)×4(呈现条件:正常无空格、词间空格、字间空格和非词空格)×2(阅读模式:默读和朗读)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类型为被试间变量,呈现条件和阅读模式为被试内变量。结果发现,相比阅读障碍组和能力匹配组儿童,年龄匹配组儿童的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更短,总注视次数和向前注视次数更少。能力匹配组和年龄匹配组儿童比阅读障碍组儿童的平均眼跳距离更长,但是阅读障碍组和年龄匹配组儿童的向后眼跳次数少于能力匹配组儿童。呈现条件和阅读模式在总注视时间上交互作用显著。在朗读时,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注视时间短于其他三种空格条件,正常无空格和字间空格的总注视时间短于非词空格,但是正常无空格和字间空格的差异不显著。在默读条件下,词间空格的总注视时间并没有快于正常无空格,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的总注视时间都快于字间空格和非词空格。实验二以13名阅读障碍组、14名能力匹配组和13名年龄匹配组儿童为被试,使用阴影词标记方式探讨词切分对默读和朗读句子的影响。实验设计为3(被试类型:阅读障碍组、能力匹配组和年龄水平匹配组)×2(呈现条件:正常条件、词条件)×2(阅读模式:默读和朗读)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类型为被试间变量,阅读模式和呈现条件为被试内变量。结果发现,被试类型主效应的结果同实验一。在总句子阅读时间、总注视次数和向前注视次数指标上,呈现条件和阅读模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朗读时,相比正常条件,词条件下的总句子阅读时间更短,总注视次数和向前注视次数更少。在默读时,正常条件和词条件在总句子阅读时间和向前注视次数上差异不显著,但是词条件的总注视次数多于正常条件。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年龄匹配组儿童的阅读表现好于阅读障碍组和能力匹配组儿童,但是阅读障碍组和能力匹配组儿童不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受词切分和阅读模式的影响。(2)词切分对句子默读没有促进作用,但是对句子朗读有促进作用。(3)结果支持中文词切分和识别的计算模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纯;;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非语言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杨闰荣;隋雪;;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及其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1期
3 金花;何先友;莫雷;;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诊断方法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杨晓红;周泓;;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Z2期
5 买合甫来提·坎吉;刘翔平;王燕;;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跨文字一致性和特异性[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12期
6 关文军;;儿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早期干预[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苏萌萌;张玉平;史冰洁;舒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关联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8期
8 翁晓倩;;快速命名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综述[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何莹;赵永乐;;不同语言环境下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2008年26期
10 王梅先;;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诊断与矫治[J];文教资料;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炀;毕鸿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内隐动作学习[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董琼;伍新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汉字学习能力缺陷[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买合甫来提·坎吉;刘翔平;;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基本认知加工特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舒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莫雷;金花;温鸿博;林丹;张大可;;汉语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层面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睿;高松;王晓曦;;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及其研究展望[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卢珊;吴汉荣;;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加工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家雷;张景臣;;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形音联结特点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庆荣;;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买合甫来提·坎吉;刘翔平;;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音意识特点[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 金和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N];吉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艳春;汉语学生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信息加工特点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晓辰;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及正字法缺损的认知过程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建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云;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内隐和外显注意缺陷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米晓丽;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宝平;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4 宋星;字号和字间距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句子阅读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明哲;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默读和朗读词切分文本的眼动特征[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6 古今;小学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国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词素意识特异性缺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何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学生的视觉认知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钱丽;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词汇阅读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齐力;动态测验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鉴别中的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7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6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