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领悟社会支持对留守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4 15:04

  本文选题:留守高中生 + 心理弹性 ; 参考:《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留在家里,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群体。随着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我们选取了研究较少的留守高中生进行调查探究。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处于危险境况下能够自我良好适应的能力品质,需要我们对留守高中生群体进行培养,而领悟社会支持相较于实际社会支持在预测个体身心健康方面有着更准确作用,同时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所以,本研究对留守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相关关系进行探究,同时运用针对性的领悟社会支持团体辅导来干预心理弹性水平。得出结果如下:(1)留守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相比较于非留守高中生具有显著性差异,留守高中生的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高中生。(2)留守高中生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心理弹性总得分比男生高,高二年级心理弹性总得分比高一年级高。(3)留守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在不同的父母外出情况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分随着父亲外出、母亲外出和全部外出依次减少。(4)留守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在不同的父母外出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分随着父母外出时间越长而依次减少。(5)留守高中生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在不同的父母回家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分随着父母回家频率的减少而依次减少。(6)留守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具有显著性相关,领悟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内部保护性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因子能显著对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性因素进行预测。(7)领悟社会支持团体心理辅导在增强留守高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经过干预之后,实验组的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得分都获得了明显提高,并且短期保持效果不错。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migrant workers, which led to more and more children were left at home, gradually formed a large special group-left-behind children group.With the concer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e select the less research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investigate.As a kind of ability quality which can adapt itself well in a dangerous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ultivate the group of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Compared with actual social suppor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plays a more accurate role in predicting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is also closer.Therefor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uses targeted social support group counseling to intervene i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resilience between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non-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cores of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n-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the total score of mental resilience of fe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The total score of resilience in grade two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ade on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mong the parents of the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cores were with the father going out.Mothers' going out and total going out decreased in turn.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ntal resilience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between parents in different time out.The scores decreased with the longer the parents went out.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requency of home return between the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cores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parents' home frequency. 6)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f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l protective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Among them, family support,Friends' support and other support factor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internal protective factors of resilience.) Social support group counsel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enhancing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left-behind high school students.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short-term maintenance effect was good.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守锤;吴华清;;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王小景;;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许书萍;张梦竹;;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6 常保瑞;方建东;;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7 陈献忠;宋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5期

8 吴世韫;严燕;;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的调查[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9 陶丽娜;;心理弹性共有观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10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书萍;徐光兴;;心理弹性研究的科学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彭李;李敏;;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对情绪图片刺激的认知偏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佳佳;李敏;;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自主神经反应特点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茹;;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设计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莎;唐立;;应激情景下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滕秀杰;崔丽霞;;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鲍军超;;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董昒;耿文秀;;团体音乐治疗对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叶艳;范方;;心理弹性研究中变量定向与个体定向的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华勤;“心理弹性”利健康[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 舒薇 实习生 江文龙;80、90后需补心理弹性课[N];长沙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清俐;心理弹性研究关注人类发展“正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栾吟之;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N];解放日报;2011年

5 王雪飞;网络成瘾 源于人际交往未获满足[N];健康报;2006年

6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义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9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扬;领悟社会支持对留守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苏;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蔚然;中国成人的心理弹性结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丽娜;高中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素青;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良成;大学生感恩、心理弹性、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夏蔷;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林玉香;农村中职生心理弹性、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10 熊峗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9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749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