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介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5 13:52

  本文选题: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 上行社会比较 ; 参考:《心理科学》2017年03期


【摘要】: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上行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的两个成分——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116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上行社会比较和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与积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上行社会比较与积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消极情绪与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情绪和生活满意度都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预测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3)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还可以通过两条链式中介作用预测生活满意度:通过上行社会比较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通过上行社会比较和消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能为网络时代个体维护和提升主观幸福感提供有益启示。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behavior of passive social networ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and the two compon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1168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p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comparison and negative emotion,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sitive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sitive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egative emotion;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gative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2) passive social network use has no direct predictive effect on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But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positive emotions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s,Passive social network use can also predict life satisfaction through two chain intermediary roles: the link intermediary role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and positive emotion;Through the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and negative emotions chain intermediary role.The results further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p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which can provide useful inspiration for individuals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e Internet era.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400887) 华中师范大学专项资金项目(CCNU14Z02004,CCNU15A02042);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2015005、2015017)的资助
【分类号】:B8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更枫;鲍娜;周宗奎;范翠英;孔繁昌;孙晓军;;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5期

2 牛更枫;鲍娜;范翠英;周宗奎;孔繁昌;孙晓军;;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自尊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5年04期

3 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10期

4 陈世民;方杰;高树玲;叶宝娟;孙配贞;郑雪;;自我提升幽默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幸福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14年02期

5 白学军;刘旭;刘志军;;初中生社会比较在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J];心理科学;2013年06期

6 邢采;杨苗苗;;通过注意训练调节情绪:方法及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0期

7 刘亚;;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8 杨丽娴;张锦坤;;妒忌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取向[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9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3期

10 邱林;郑雪;;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判断的文化差异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林;张向葵;谭群;;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在受威胁情境下对社交线索的认知特点[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2 雷鸣;位东涛;;应对灵活性对大学生压力适应的作用机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3 曹莉蓉;张浩洋;焦明旭;刘迪;顾菁;;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年08期

4 罗利;周天梅;;留守中学生感恩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的多重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5 杨秀娟;张晨艳;周宗奎;范翠英;;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4期

6 金桂春;王有智;;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4期

7 孔卫丰;;心理学视域下的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探讨[J];长江丛刊;2017年22期

8 孙晓军;柴唤友;牛更枫;崔曦曦;连帅磊;田媛;;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04期

9 连帅磊;孙晓军;牛更枫;周宗奎;;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与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2017年07期

10 吕梦思;席居哲;罗一睿;;不同心理弹性者的日常情绪特征:结合体验采样研究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10期

2 陈琴;王振宏;;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情绪和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3 陈世民;方杰;高树玲;叶宝娟;孙配贞;郑雪;;自我提升幽默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幸福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14年02期

4 陈浩;乐国安;李萌;董颖红;;计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共同机遇[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叶宝娟;温忠麟;;测验同质性系数及其区间估计[J];心理学报;2012年12期

6 陈世民;方杰;孙配贞;张进辅;郑雪;;幽默的社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3期

7 熊红星;张t,

本文编号:1754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754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