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关系:同伴侵害的中介效应与亲子关系的调节效应
本文选题:父母体罚 + 同伴侵害 ; 参考:《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04期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1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同伴侵害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焦虑抑郁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亲子关系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后,父母体罚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焦虑抑郁;(2)同伴侵害在父母体罚与焦虑抑郁关系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3)亲子关系对中介路径"父母体罚→同伴侵害→焦虑抑郁"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Abstract]:140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er abus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adolesc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the effec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n this intermediate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controlling gender, age, family monthly income and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on of Parental Corporal punishment in Adolescen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2) Peer aggress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a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between parent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ediating path. Depression has a significant regulatory effec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1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600901)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2WYM_0041)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婷丹;喻承甫;许倩;魏昶;严金雄;;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尊的中介作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年02期
2 周莎莎;喻承甫;许倩;魏昶;林枝;;同伴侵害与初中生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的关系: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年10期
3 田菲菲;田录梅;;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6期
4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5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6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7 张文新;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红;高职生受父母体罚经历、体罚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玮;崔也光;;政府控制、创新投入与公司价值——基于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17年06期
2 吴燕霞;卢家楣;谢庆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影响: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8期
3 刘洋;邓稳根;;人格特质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沉浸体验的中介效应[J];心理研究;2017年04期
4 李亚红;徐富明;;物质主义与在线评论情感倾向: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7年04期
5 叶钰侨;陆爱桃;张心怡;黄子容;李正豪;;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经济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有调节中介模型[J];心理研究;2017年04期
6 张燕贞;苏萍;叶苑秀;甄霜菊;;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7 樊帅;杜鹏;田志龙;程师;;“互联网+公益”背景下虚拟共创行为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8 鲁如艳;;家庭环境与幼儿说谎的关系:幼儿性别的调节作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9 罗兴武;项国鹏;宁鹏;程聪;;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合法性及政策导向的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7年07期
10 张燕贞;喻承甫;张卫;;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莉;父母体罚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及其认知、情绪与生理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柏玮;教师体罚行为的现状与心理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胡谏萍;甄霜菊;曾毅茵;张燕贞;;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年07期
3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胡谏萍;李丹黎;;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4 方杰;张敏强;邱皓政;;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5 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6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7 乐国安;李文姣;王雪松;;亲子关系对自尊的影响:一项基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1年01期
8 佐斌;马红宇;;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研究——基于十省市的调查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小学儿童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雨青;青少年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刊;2000年10期
2 汪淼;江立成;;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亲子关系做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余荣琴;;青春期良性亲子关系创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4 龚银清;;青少年亲子性格匹配与亲子冲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5 魏荣;魏婷;;青少年亲子冲突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2年26期
6 吴舸;;劳教男性青少年童年亲子关系的对照研究[J];应用心理学;1990年03期
7 韦耀阳;王欢;;儿童图画心理分析在亲子关系处理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8期
8 马志国;;人老了,怎样重新调适亲子关系[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3年03期
9 刘祖斌;;关键对话:解决亲子冲突的路径[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岳建宏;王争艳;文娜;;从非母亲看护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看中国当前的祖辈看护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学前及学龄初期儿童对亲子相似性的推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尹红霞;;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周雪梅;;学习不良少年的亲子冲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登攀;张媛;;大学生亲子关系特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雪梅;;青春期少年的亲子冲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高歌;侯玉波;;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亲子关系的视角[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韩宜中;;谈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山本登志哉;片成男;佐藤达哉;高桥登;竹尾和子;;日本与韩国儿童在自立过程中的文化特点:从围绕零花钱的亲子关系分析自我的结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田录梅;张文新;王姝琼;Doran C.French;;农村独生青少年与非独生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友谊与孤独感[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对待家庭义务感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和学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福新;“叫魂儿”叫的是什么[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欣颖;为什么会有“心理孤儿”[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袁浩龙;“强者”父母为何造就忧郁孩子[N];健康报;2004年
4 记者 张膺浩 见习记者 谭茵茵;沈城市民心理咨询“羞答答”[N];沈阳日报;2010年
5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刘华清;何时让孩子分床睡[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建玲;你的压力大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霞;大学生当事人早期亲子依恋的质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杰;儿童分裂样倾向问题与儿童共情、亲子关系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董文婧;初中生孝道行为与母亲期待的差异对亲子关系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6年
4 曹娟;亲子关系与自我分化的关系:同伴关系与恋爱关系的调节作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徐婷婷;亲子亲合、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宋艳敬;不同亲子关系情境中,,高中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差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明华;中学生亲子冲突归因量表的编制及归因特点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文君;情感性孝道团体辅导对高一学生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蔡冰心;团体心理辅导在改善初中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10 杨丹;老年人依恋与亲子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2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81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