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成人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中表现出差异性的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18-05-11 03:22

  本文选题:成人依恋风格 + 信息加工 ; 参考:《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摘要】:依恋风格的神经机制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依恋行为与类型:N1、N200、N400和P300等脑电成份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依恋风格在编码、提取及注意资源分配上的不同;额叶皮层、扣带回皮层、颞极、杏仁核、海马等脑区可以反映不同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性质和注意资源分配上的差异。已有研究除安全依恋和非安全依恋策略的有效性在脑成像上的研究与依恋理论一致外,其余研究还存在争议。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究更高质量的依恋测量工具,依恋风格对内隐刺激加工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细化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和脑成像研究;以及关注依恋风格对信息加工影响差异的脑机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attachment style contributes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ttachment behavior and the types of brain electrical components, such as: N1, N200, N400 and P300, which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in coding, extra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attachment styles; the frontal cortex, cingulate cortex, and so on. The temporal pole, amygdala, hippocampus and other brain regions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t attachment styles in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tten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ecure and unsafe attachment strategies in brain imag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controversies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future research can explore the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attachment style on implicit stimuli processing, refine the neural activity and brain imaging of attachment styl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higher quality attachment measurement tools, the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attachment style on implicit stimulation processing, and the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 of attachment styl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brain mechanism of attachment style 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尤瑾;郭永玉;;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马书采;肖祝祝;周爱保;杨晓莉;向玲;;回避性依恋和注意偏向:刺激普遍性与刺激特定性[J];心理科学;2011年06期

3 王争艳;杨叶;汪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社会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4 陈文凤;王争艳;王岩;;依恋的神经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敏;;老年人锻炼依恋的特点与其锻炼坚持性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夏玲;戴春林;;品牌依恋的概念和测量[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孙阳;邱阳;;师生关系:初中生学校适应的支持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张智;陈海峗;王永杰;马瑜;李娜;付慧慧;;未成年男犯人际信任与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6期

5 杨捷;;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惧怕否定评价的关系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张文海;卢家楣;;自动情绪调节的理论观点、证据及其神经基础[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7 李彩娜;石鑫欣;黄凤;马婧;;安全依恋的概念、机制与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陶芳标;;加强生命历程视角下依恋对终身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12期

9 孙艳丽;陶芳标;;儿童依恋对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12期

10 赵力;;依恋类型的稳定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2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孙金燕;利用脑电及光电联合检测分别研究注意中的定向和执行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郭文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丹;3~5岁幼儿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洪浏妗;服装品牌依恋驱动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张慧珍;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与亲子依恋、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洪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晨;大学生恋爱冲突动态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磊;大学生依恋类型对自我特征词注意偏差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玲;大学生品牌依恋问卷的编制及其与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英;应激状态下成人依恋对恋人的认知加工作业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马燕妮;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的情绪与执行功能特点[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福侠;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2 阎克乐;张文彩;张月娟;封文波;袁立壮;王兰爽;唐一源;;心率变异性在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繁昌;张妍;陈红;;自我-他人表征:共享表征还是特异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2 江伟;黄希庭;陈本友;赵婷婷;;自我调节研究进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沙文居;张婷;李红;;心理理论脑机制的分歧:前额叶中部与颞顶联合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徐洁;周宁;;认知需求对个体信息加工倾向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5 袁鑫;时金献;;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J];心理研究;2010年05期

6 赵晶;石向实;;情绪调节:过程、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欧阳含璐;吴颖;;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8 刘金婷;周玉芹;;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研究;2011年01期

9 俞微;;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与英语专业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陈铁民;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述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娟娟;梅洪常;;企业ERP业务流程绩效评估[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2 赵敏;;有色金属企业业务运作特点及ERP解决方案[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欣;;ERP实施能力评价体系设计与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董广辉;李娜娜;;借力ERP管控平台 推进两化融合建设[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川林;;对运用ERP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研究[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锐;张瑜;秦培兹;;浅谈ERP系统在供电企业的应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田鹏;;如何在ERP中合理划分工作中心(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8 高树林;赵忠义;;ERP系统与炼钢MES系统数据集成实践[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曾建光;王立彦;;ERP系统的实施及其盈余质量效应[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建国;刘建海;;初步探讨ERP管理思想对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推动与发展[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雯;实达外设成功应用易拓ERP系统[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记者 张守帅;“制造业ERP实验室”在电子科大设立[N];四川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于德军 宋朝凤 王戈;东北电网公司ERP试点单位工作有序推进[N];东北电力报;2009年

4 余子合 武周;国投新集一矿全力构建ERP管理系统[N];淮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魏双林 通讯员沈培;衡板ERP信息化项目二期工程启动[N];中国冶金报;2009年

6 王杰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计算机审计处;ERP系统审计应用的几点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9年

7 沈俊杰;ERP预算规划初探[N];中国冶金报;2009年

8 罗琼;勘探南方ERP系统正式上线[N];中国石化报;2008年

9 彭敏;中小企业ERP:告别悲观 理性成长[N];电脑商报;2008年

10 记者阮绪波;公司ERP系统全面上线运行[N];华北电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智勇;ERP实施评价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方安儒;面向中国企业ERP系统应用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代碧波;企业ERP实施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陈涛;企业ERP系统采纳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多视角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玲;煤矿企业ERP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尹刚;多事件ERP成份分解算法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崔树杰;基于ERP系统的我国石油供应链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向玲;冲突监控的神经机制:来自ERP的证据[D];西南大学;2010年

9 吴雷;现代服务业ERP系统的模型驱动开发与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祁凯;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q,

本文编号:1872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872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