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面孔识别过程中多重社会亚范畴的交互作用

发布时间:2018-05-31 08:01

  本文选题:多重社会亚范畴 + 交互作用 ; 参考:《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11期


【摘要】:认知者往往依据陌生个体面孔所携带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多重社会范畴信息对其进行加工,以期快速识别和了解他人。在基于面孔识别的多重社会范畴加工过程中,亚范畴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分别采用"Who Said What"范式、重复启动范式、加纳选择注意范式、鼠标追踪范式等方法,发现亚范畴间的内隐加工具有彼此削弱的特性,外显加工存在交互影响的不对称性和偏差性。动态交互理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阐释。今后需更加科学地区分社会范畴加工的各个阶段,凸显内隐和外显加工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进一步整合各研究范式,克服方法异质导致的结果偏差甚至矛盾。
[Abstract]:Cognitionists often process strange individual faces according to their gender, age, race and other social categoric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others quickly.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multiple social categories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there ar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subcategories. The researchers used "Who Said What" paradigm, repeated priming paradigm, Ghana selective attention paradigm, mouse tracking paradigm and so on, and found that implicit processing among subcategories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akening each other. There are asymmetries and deviations in explicit machining tha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theory makes furthe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each stage of social category processing more scientifically,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cessing, and further integrate various research paradigms to overcome the deviation and even contradiction of results caused by heterogeneity of method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自我与人际认知的特征:心理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12AZD117)资助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速励,沈政;面孔识别的“特殊性”[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2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3 李清;王晓辰;;关于“面孔识别”的模块性的理论探讨[J];心理研究;2008年04期

4 赵瑞芳;胡溥;;面孔识别中跨种族效应的形成及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7期

5 隋雪;李平平;张晓利;;熟悉面孔与陌生面孔识别的差异[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6 杨红升;自我面孔识别的独特性[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7 李琰琰;钱秀莹;;面孔识别真的具有特殊性吗?[J];人类工效学;2006年02期

8 杨红升;黄希庭;;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9 周国梅;张璐然;曾伟贤;;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10 刘凌;杨丽珠;;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建苓;陈旭;;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荣华;王争艳;;婴儿面孔识别的发展及其机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宋江宁;王韵琦;张力;;自我面孔识别中的视野优势[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怡娜;兰继军;;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屈塬;;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功能偏侧化[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晶晶;;维吾尔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一;韩世辉;;人身威胁对内隐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昱;高湘萍;;双胞胎自我面孔识别:个案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贾z严,

本文编号:1958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958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2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