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注视线索的注意选择追随
本文选题:注视线索 + 多人场景 ; 参考:《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眼睛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快速准确地接收、解读他人的眼神信息是一项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有研究显示,当观察者发现他人正在注视某一方向或物体时,总是会自动地追随其视线,该现象称为注视追随,而他人的视线则成为注视线索。注视追随行为对表情识别、语言习得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针对注视追随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注视线索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面对包含不同方向注视线索的多人交互场景。视觉系统如何解决注视线索的冲突竞争,是顺利完成多人交互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单一注视线索的研究由于简化了现实场景中的信息复杂性,其结论尚不能为多人同时存在的复杂场景提供完整的解释和预测,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探讨。本研究对经典注视线索范式进行改良,采用多个注视线索替代以往研究范式中单一的注视线索,构建多人注视线索冲突的场景。以线索效应为指标,通过操纵人脸表情或数量差异等因素,改变线索的提示作用强度,系统探讨了注视线索冲突场景中的注视追随行为及其机制。整个研究包含三部分。研究一以恐惧表情变化人脸为例,主要探讨在两人注视线索冲突场景下,视觉系统是否能基于线索提示作用的强度,进行注视追随选择。研究二对该选择性追随的发生阶段进行探讨。研究三将两人场景推广至群体场景,考察冲突注视线索的数量差异对选择性追随行为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表情信息影响冲突场景下多个注视线索的选择,整合恐惧表情的注视线索得到选择性追随。(2)相对于高兴表情,与个体生存关系更为密切的恐惧表情能够增强注视线索的提示作用。(3)在注视线索发生冲突的多人场景中,人们倾向于追随多数人的注视方向,即多数派的线索提示作用更强。(4)冲突注视线索的选择发生在晚期反应选择阶段。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多人注视线索发生冲突竞争的场景中,视觉系统可以基于恐惧表情和数量差异,调节线索提示作用强度,从而执行选择性注视追随。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social cognitive ability that the eyes can transmit abundant information, receive and interpret the eye information of other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hen observers find that others are looking in a certain direction or object, they always follow their eyes automatically.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gaze following, and the sight of others becomes a fixation clue. Gaze follow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the past, most of the studies focused on a single fixation clue scene, and in real life, people often have to face the multi-person interaction scene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 fixation cues. How to solve the conflict and competition of fixation cues in visual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to complete multiplayer interaction successfull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single gaze cues can not provide a complete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for the complex scenes in which many people exist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it simplifies the complexity of information in the real scene, so the above problems need to be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study, the classic fixation cues paradigm is improved, and multiple fixation cues are used to replace the single fixation cues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paradigm, and the scene of multiple fixation cues conflict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ue-effect, by manipulating the facial expression or the number difference, and changing the cues' hint intens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fixation following behavior and its mechanism in the fixation cue-conflict scene. The whole stud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study, taking the face of fear expression chan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whether the visual system can choose the gaze following based on the intensity of cue-prompting in the conflict scene of two fixation cues. In the second study, the stage of the selective follow was discussed. In the third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conflicting fixation cues on the selective follow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by popularizing the two-person scene to the group scene.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facial expression information affects the selection of multiple fixation cues in conflict scenarios, and gazing cues that integrate fear expressions are selectively followed. 2) relative to happy expressions, The fear expression, which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individual survival, can enhance the cues' cues.) in the multi-person scene where the gazing cues conflict, people tend to follow the direction of most people's gaze. That is to say, the clue cues of majority school are more effective. 4) the choice of conflict fixation cues occurs in the stage of late reaction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ual system can adjust the intensity of cues based on fear expression and quantity difference in the scene of conflict and competition of multiple fixation cues and then perform selective fixation follow.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竹;;脑杏仁核“读"出恐惧[J];科教文汇;2005年Z1期
2 杜晓新;单一被试实验与元分析技术[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3 戴海琦;宋宜梅;;基于认知诊断的被试类比推理测验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4 朱新明;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惟过程[J];心理学报;1983年01期
5 张庆云;;在概念识别中被试是如何学习的——不同年龄的人概念形成速度的比较[J];心理学探新;1986年01期
6 J.F.Yates,D.L.Ronis,朱滢,王登峰;中美被试概率判断的准确性[J];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02期
7 万明钢;曹汉斌;;被试的权利——心理学实验应遵循的道德准则[J];社会心理科学;1999年02期
8 胡凤培,葛列众;不同难度不同背景下箱框的突显工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9 莫雷,赵海燕;维度的结合与分离对归类不确定性预测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年05期
10 刘金平,王金娥;心理学研究的单一被试设计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红军;许百华;李琳;;恐惧表情对多面孔追踪的促进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刘玉娟;郭孝军;梁晓;;单一被试实验在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骆方;;职业选拔情境下被试作假的识别量表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戴海崎;周骏;刘声涛;;认知诊断两大基础研究及其发展述评[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刘拓;曹亦薇;戴晓阳;;不拟合被试对项目参数估计的影响及对策[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裴利芳;;领域知识与自我解释策略间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金海洋;王哲;孙宇浩;;不同种系面孔的整体加工[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余军;周纪芗;;“一种多级评分模型及参数估计”的摘要[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丁秀峰;何蔚;;双手协调作业成绩与人格持征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潘开祥;;4—10岁儿童理解辨别量词的动态特征[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曹丽君;恐惧确实“写”在眼里[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上海之通人事测评技术研究所 孙黎明;评价中心的评价形式(一)[N];组织人事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忠强;冲突注视线索的注意选择追随[D];浙江大学;2016年
2 罗文波;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中面孔加工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邓远平;基于展开反应机制的计算机化自适应人格测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赵亮;客体操作场景中动作观察对客体可供性效应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印二威;诱发式脑—机接口的设计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郑昊力;信任、风险和社会偏好[D];浙江大学;2017年
7 高晓雷;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8 王丽君;错误后调整效应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探究[D];西南大学;2017年
9 刘成伟;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机制及发展特点[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姜俊;自发式多分类脑机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博;阈下恐惧表情对早期视觉加工的调节[D];苏州大学;2016年
2 李昂;愤怒表情和恐惧表情对于疼痛共情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3 李琳;恐惧表情对多面孔追踪的促进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4 杨洁敏;预期影响恐惧表情的情绪易感性[D];西南大学;2010年
5 胡钰灿;自我与恐惧面孔注意焦点捕获机制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朱晨;虚惊条件下注意追随注视线索转移的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邢晨岚;高低强迫清洗倾向个体对厌恶面孔的注意偏向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8 高媛媛;内隐幸福感及其与外显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关键;情绪对自主任务转换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10 江宜霖;孤独感个体对社交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4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97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