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特质抑郁的影响: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的链式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17 22:32

  本文选题:心理虐待 + 特质抑郁 ; 参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4期


【摘要】: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DEP)、反刍思维量表(RRS)和创伤后认知改变问卷(PCC)测量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抑郁、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情况,使用Mplus7.0建立中介作用模型。结果: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分别在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起中介作用;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在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效果量为52.8%,其中通过创伤后认知改变这一中介变量的效果量最大,达39.6%。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可分别通过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影响特质抑郁;心理虐待也通过反刍思维影响创伤后认知改变,进而影响特质抑郁。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ruminant thinking and post-traumatic cognitive changes in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trait depression. Methods: the mental abuse, depression, ruminant thinking scale (RRSs) and post-traumatic cognitive change questionnaire (PCCC)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hanges of mental abuse, depression, ruminant thinking and post-traumatic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cluding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abuse scale, state trait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STDEPX), ruminant thinking scale (RRS) and post-traumatic cognitive change questionnaire (PCCC). Mplus 7.0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mediating action. Results: ruminant thinking and post-traumatic cognitive changes played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trait depression, while ruminant thinking and post-traumatic cognitive changes played a chai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trait depression. The effect of indirect effect was 52.8, among which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change after trauma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39.6%). Conclusion: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abuse can affect trait depression through ruminant thinking and post-traumatic cognitive change, and psychological abuse can also affect post-traumatic cognitive change through ruminant thinking, and then affect trait depress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崔丽霞;罗小婧;肖晶;;儿童期创伤对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的影响:图式中介特异性研究[J];心理学报;2011年10期

2 韩秀;杨宏飞;;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在中国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3 潘辰;邓云龙;管冰清;罗学荣;;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4 姚桂英;杜爱玲;杨世昌;高红丽;马仁娥;闫春平;;人格在大学生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当前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5 雷智慧;徐蕊;邓森碧;罗跃嘉;;状态特质抑郁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2期

6 刘爱书;于锐;;受虐待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3期

7 宋锐;刘爱书;;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8 吴韦玮;陆邵佳;位照国;彭红军;李凌江;;童年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9 徐慰;尉玮;何丽;谢秋媛;王建平;;创伤经历者的认知改变对社会支持与创伤负性后果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井云;;童年期虐待经历对特质焦虑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杨娟;姚树桥;彭萍;朱熊兆;;高中生不同类型的沉思对抑郁症状发展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3 姜英杰;王亚玲;;情绪障碍元认知测量的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魏小军;;论对配偶沉默不成立家庭暴力[J];法治研究;2012年12期

5 林忠;滕飞;;辱虐管理对技术人才离职倾向的影响: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陈功兴;;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J];高教论坛;2014年12期

7 王立菲;杨国愉;赵梦雪;冯正直;;自动思维、童年期创伤与新兵抑郁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15期

8 尹秋馨;徐晓燕;林颖超;李颖;郑真;刘晓虹;;创伤者认知评价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启示[J];护士进修杂志;2015年15期

9 陈功兴;陈心玲;廖昌荫;;沉思的研究综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杨春;邓云龙;伍妍;;受虐经历对中小学生品行问题的影响[J];华夏教师;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邱佩钰;梁学明;朱亚莉;胡誉龄;杨荣华;;大学生最佳领域元认知量表的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章晨晨;青少年内化性问题及外化性问题危险因素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罗英姿;冗思在青少年抑郁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D];中南大学;2009年

6 管冰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心理虐待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彭红军;伴儿童期忽略的抑郁症HPA轴活性及脑MRI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张斌;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心理社会发生机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魏华;压力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红峰;青少年自尊、同伴反刍、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萍;高一学生冗思对抑郁症状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 陈功兴;大学生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粤;沉思、抑制能力对抑郁与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振华;中国研究生外语学习元认知观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赵亚鹤;沉思和分心反应方式对抑郁者在情绪词汇上再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韩秀;大学生反刍思维及其与完美主义、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韩汶洋;70例老年军人抑郁情绪元认知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左丽娜;抑郁障碍患者冗思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均;沉思和分心诱导下抑郁个体注意偏向抑制特点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鹤展,张亚林;儿童期虐待与成人抑郁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2 钱少月;王金华;;初中生自动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3 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1期

4 曲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的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季建林,徐美勤;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共患焦虑障碍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6 杨世昌,张亚林;儿童虐待与精神卫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7 李鹤展;张亚林;吴建玲;杨世昌;李龙飞;周云飞;赵幸福;;210例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史调查及临床特征[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8 王君;张洪波;王莉娜;胡海利;朱军礼;吴红花;陈琳;张正红;;安徽省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1期

9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10 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志霞;负性自动思维的因素分析及其在应激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桥生;蔡太生;朱虹;申自力;罗兴伟;;高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2 邹圣军;刘桥生;朱虹;郭中孟;沈俊民;;397名高中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问卷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5期

3 廖英;邓云龙;潘辰;;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4 张丽;钱胜;王文霞;;青少年攻击性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模型[J];医学与社会;2008年11期

5 谢智静;唐秋萍;常宪鲁;邓云龙;;457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6 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1期

7 黄莉;邓云龙;;高职高专新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英;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6年

2 袁辉;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2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032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6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