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阿訇参照效应的文化差异:基于提取诱发遗忘范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8-14 16:48
【摘要】:自我参照会影响提取诱发遗忘。不同文化背景下这种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特别是现实宗教文化中的重要他人能否到自我结构之中,则很少有研究涉及。当前研究采用了提取诱发遗忘的标准范式,以回汉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考察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在不同参照条件下的加工规律。结果发现,回族被试在自我参照和阿訇参照条件下没有出现提取诱发遗忘,而在一般他人参照条件下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汉族被试在自我参照条件下没有出现提取诱发遗忘,而在阿訇参照和一般他人参照条件下则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这表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参照效应是一种普遍的规律;宗教文化中的重要他人可以被宗教信仰者整合到自我当中,并且在提取诱发遗忘加工过程中产生了阿訇参照效应。
[Abstract]:Self-reference can influence retrieval-induced forgetfulness. Whether this rule is universal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especially whether important others in the real religious culture can enter the self-structure, is seldom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extraction-induced amnesia in Hui subjects under self-reference and imag-reference conditions, but there was extraction-induced amnesia in other people's reference conditions; there was no extraction-induced amnesia in Han subjects under self-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there was no extraction-induced amnesia in Han subjects. The phenomenon of extractive-induced forgetfulness appear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lmanac reference and other people's reference,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was a universal law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important others in religious culture c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elf by religious believers, and the Almanac reference effect wa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and inducing forgetfulness. It should.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文化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11602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4XJ190005)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一般项目(NWNU-LKQN-13-25)
【分类号】:B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贺璋tb;关于女性宗教信仰建立的几点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In search of the Chinese self: An fMRI study[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6年01期

3 朱滢,张力;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6期

4 吴秀菊;;回族阿訇的社会作用[J];民族论坛;2012年14期

5 葛鲁嘉,周宁;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心理人类学研究重心的转移[J];求是学刊;1996年01期

6 杨红升,朱滢;自我与提取诱发遗忘现象[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7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lf-reflection[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康;曾祥春;;结果程度和熟悉性对助人意愿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隋洁,吴艳红;心理时间之旅——情景记忆的独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力;中国人关于母亲的联想不同于美国人——来自范围假设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吕勇;于乐;刘亚平;;面孔再认能力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5 周爱保;刘沛汝;张鹏英;史战;吴慧芬;李琼;;虚拟所有权关系下的自我参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2期

6 周宁;心理生活的主体性与独特性──个人建构理论的启示[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7 王冠舒;;自我参照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钟毅平;谭千保;;自我认知加工的系统独立观及其面临的质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9 毕琦;;自我研究与企业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年14期

10 张鹏英;张海钟;;社会认知视野的自我参照效应相对性哲学辨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伟;;北京地区信教群体中的知识女性[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嘉梅;时间贴现的分段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仝宇光;英语一义多词学习中的提取诱发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凌云;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海垒;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6年

8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邦惠;精神病态男性罪犯自我的特点[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超;编码方式、自我构念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晨;金钱启动对自尊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来自ERP的证据[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郭积椿;自我结构的启动对自我扩张动机水平的影响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关欣;金钱对人类亲社会行为、负性情绪强度感受性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彦胜;中国人“小人”的文化心理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文博;语言启动与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泽梅;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女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彦锋;中老年人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小燕;已婚青年对婆媳冲突的态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河;人格和情绪性信息工作记忆的自尊与情绪效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葛鲁嘉;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两种存在水平[J];长白学刊;1995年01期

2 朱滢,张力;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6期

3 葛鲁嘉;本土的经验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分野[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5期

4 葛鲁嘉;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关联[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5 顾世群;伊斯兰教经济伦理原则及其特点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马占彪;;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J];攀登;2011年02期

7 张智勇,王垒,,漆鸣;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大学生自我评定的因素分析[J];心理学报;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爱保;刘沛汝;史战;张鹏英;吴慧芬;李琼;;四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3期

2 周爱保;吴慧芬;史战;张鹏英;李琼;刘沛汝;;注意在随意编码自我参照效应中的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1年01期

3 张海钟;张鹏英;;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群体参照效应[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褚勇杰;刘电芝;;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多视角研究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晶;鲍艳丹;;大学生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1期

6 周爱保;李琼;史战;刘沛汝;张鹏英;吴慧芬;;群体参照效应的验证[J];心理学探新;2012年01期

7 张鹏英;张海钟;;社会认知视野的自我参照效应相对性哲学辨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3期

8 李红霞;张海钟;;社会身份突显性:从自我参照效应到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王瑶;;自我参照效应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1期

10 戚健俐,朱滢;中国大学生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戚健俐;张剑;吴艳红;;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与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李琼;周爱保;;群体参照效应的两极:少数效应和多数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范鑫;杨丽珠;;癫痫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参照效应发生的对比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尹娣;丁冬苗;文梦雪;秦金亮;;亲子依恋对亲子参照效应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赵艳丽;谭淑平;张进国;宋崇升;崔界峰;范宏震;李东;李亚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参照效应受损的行为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史战;刘沛汝;周爱保;;先入为主的自我参照效应[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丁道群;高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健芷;林超;;中国大学生偶发和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自我参照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周丽;苏彦捷;;实际亲密度对恋人参照效应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隋洁;朱滢;韩世辉;;自我参照效应的神经机制[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慧芬;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母亲参照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左全顺;自我边界:一项基于母亲参照效应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林超;编码方式、自我构念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彦锋;中老年人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京军;自我参照效应的情绪启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段宝军;记忆的内隐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中星;儿童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彦莉;语言类别及词性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9 范鑫;癫痫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参照效应的发生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雪;自我参照效应中情绪的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83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183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