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面孔识别研究的新进展
[Abstract]:Self-face recogni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lf-awareness system. Individual self-awareness is not a static phenomenon, but a dynamic accumulation process. There ar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compared with recognition of other faces: predominance of self-faces positive self-bia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self-face recogni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ttention alertness and attention from difficulty. The laterality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is mainly left-handed effect. The related brain regions mainly include fusiform gyrus precuneiform area and prefrontal cortex and so on.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based on self-related information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055)课题成果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凌云;张明;隋洁;;自我参照框架决定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出现[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2 关丽丽;张庆林;齐铭铭;侯燕;杨娟;;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J];心理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敬欣;李琳;何立媛;谢芳;常敏;;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削弱自我和恋人面孔优势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2期
2 关丽丽;张庆林;齐铭铭;侯燕;杨娟;;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J];心理学报;2012年06期
3 边红艳;曹晓华;韩继明;杨志;;意识水平对自我信息认知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4 姚项哲惠;徐欣颖;高湘萍;;从进化论视角看自我面孔识别加工[J];心理科学;2014年06期
5 刘思耘;孟健欣;;语言标签和自我关联对新颖客体类别知觉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青;自我面孔加工的独特性和共享性[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白丽铃;学业不良学生的外显、内隐自我概念及其与重要他人评价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关丽丽;威胁性信息影响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探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王辉;主客观自我的文化差异和神经机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钊;知觉负荷和任务相关性对自我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5 赵李梅;自我面孔的返回抑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兆青;恋人概念威胁对面孔优势效应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7 胡钰灿;自我与恐惧面孔注意焦点捕获机制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姚项哲惠;从进化视角看自我信息加工的灵活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抒雅;大学生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及注意性质[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滢 ,张力;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2年02期
2 黄希庭,张蜀林;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和熟悉度的测定[J];心理科学;1992年05期
3 杨红升;黄希庭;;自我信息加工的独特性:来自人名识别研究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4 朱滢,戚健俐,张剑;中国学生的自我面孔识别(英文)[J];心理学报;2004年04期
5 王凌云;张明;隋洁;;自我参照框架决定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出现[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6 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7 刘肖岑;桑标;窦东徽;;自我提升的利与弊:理论、实证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8 关丽丽;齐铭铭;张庆林;杨娟;;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2 李清;王晓辰;;关于“面孔识别”的模块性的理论探讨[J];心理研究;2008年04期
3 赵瑞芳;胡溥;;面孔识别中跨种族效应的形成及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7期
4 隋雪;李平平;张晓利;;熟悉面孔与陌生面孔识别的差异[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5 杨红升;自我面孔识别的独特性[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6 李琰琰;钱秀莹;;面孔识别真的具有特殊性吗?[J];人类工效学;2006年02期
7 杨红升;黄希庭;;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8 周国梅;张璐然;曾伟贤;;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9 刘凌;杨丽珠;;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华孝;周国梅;;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建苓;陈旭;;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荣华;王争艳;;婴儿面孔识别的发展及其机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宋江宁;王韵琦;张力;;自我面孔识别中的视野优势[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怡娜;兰继军;;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屈塬;;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功能偏侧化[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晶晶;;维吾尔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一;韩世辉;;人身威胁对内隐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昱;高湘萍;;双胞胎自我面孔识别:个案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贾z严,
本文编号:2312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31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