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初中生自我概念、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与同伴社交地位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0 08:49
【摘要】:同伴社交地位(companion social status)主要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或是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地位。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源自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应用。而自我概念作为一种自我认识的重要部分,深刻影响着自我的发展。本研究旨在综合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初中生自我概念、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与同伴社交地位的关系。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用“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和“中学生同伴社交地位测验问卷”及“自我概念量表”对354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测量。结果显示:(1)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以及各个维度的得分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2)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3)初中生同伴社交地位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自我概念、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与同伴社交地位之间达到了显著的正相关,即自我概念或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初中生同伴社交地位越好。(5)自我概念、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对同伴社交地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研究提出了初中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积极悦纳自我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初中生同伴社交地位起到一些作用。
[Abstract]:Peer social status (companion social status) mainly refers to a common activ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adolescents of the same age or similar age, or a kind of interpersonal status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comes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Bandura's self-efficacy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lf-cognition, self-concept deeply influences self-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and peer social status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ferences. In this study, 354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of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questionnaire of peer social statu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self-concept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cores of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and each dimens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ched the middle level,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self-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s. (3) the grade differences of peer social stat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4) Self-concep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and peer social status, that is, the higher the self-concept 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efficacy, the better the peer social status. (5) Self-concept; Interpersonal self-efficacy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peer social statu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interaction, fully express themselves, find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ctively accept themselves, hoping to play a role in improv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er social statu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凤林,车文博;西方自我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2 徐丽敏;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张野,刘晓明;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2年02期

4 胡维芳;自我概念的研究范型述评[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王桂祥;;自我概念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6 钟慧;自我概念与健康人格关系初探[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7 曾守锤,吴华清;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8 于璐,宋微涛,潘芳;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3期

9 孙丽;;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及发展趋势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10 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红梅;;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詹启生;;自我概念的行动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王莉莉;;自我概念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德伟;;儿童能力与能力自我概念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林琳琳;何海波;;5-9岁儿童自传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胡维芳;;新疆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祝大鹏;;小学生整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及身体等级评定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军素;陈小娜;黄辛隐;孙大强;;中美15岁中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和数学焦虑的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姜小日;郑雪;;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清晰度与主观幸福感和健康人格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亚平;聂胜昀;马成;邢敏;冯翠仙;吕勇;;大学生外显与内隐性别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孟维杰;文化影响自我概念的内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向前;组织形象与成员认同[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中国儿童中心 陈学锋博士;认识自我[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福如海;别轻易对孩子说“你不行”[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5 萧兰;父母如何使子女更健康[N];山西科技报;2004年

6 杨莉 王卫民;高知人士,为何频出心理危机[N];科技日报;2009年

7 支友林;教育者要做一面好镜子[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陈念怡;你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教练吗?[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卢泰宏 中山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象征消费思考[N];消费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薇;自我概念对高职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窦温暖;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问卷的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佳佳;提高高中学业不良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盛林;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槐;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部洲;高中生自我概念、心理韧性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7 张宝山;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干预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王令;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素娟;大班幼儿自我概念特点之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陈俊;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6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406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