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大小认知在道德趋避行为中的作用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endency and causes of individuals' tendency to avoid reaction when they were confronted with moral or immoral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body sizes. In experiment 1, the modified simulation task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connection of moral approach, immoral distance i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of moral distance, immoral approach, and the matching reaction between morality and avoidance does exist. Experiment 2 added individual cognition to the size of others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size of each other was realized, the reaction time of moral approach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side when they were large, while the reaction time of immoral distance was basically the same whether the other person was large or small. In experiment 3, the subjects were asked to react 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ize of each other, an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ody size cognition on moral avoidance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body size on moral avoidance exists in both concerned and non-concerned conditions. The subjects responded more quickly to larger people when they were moral-approaching, and to smaller people when they were immoral-approaching, and moral-far away. Immoral-Type siz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sponse time when it is far away.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gnition of the moral character of others and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 avoidance, that is, the individual tends to be close to the moral character, and to the immoral character, the individual tends to stay away. While recognizing the moral quality of the other side and the size of the other side, it can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moral avoidance behavior, which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relevant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And it can happen both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冰;浅析儿童的说谎心理[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3年34期
2 杨杰,方春英;走向科技与道德的良性互动[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8期
3 吴毓华;艺术与道德[J];江汉论坛;1982年05期
4 王静波;“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1994年02期
5 高晓兰;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1996年03期
6 刘晓东;道德、道德教育及其受用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7 李德顺;从情感到理性——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形势的再思考(续)[J];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8 段文阁;社会道德操作的结构和特点[J];齐鲁学刊;2001年04期
9 马云峰,穆广德;道德与法制的关系及道德建设[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10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文明与宣传;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思想》杂志总编辑 钱永祥;克服道德异化,恢复道德的生命力[N];东方早报;2012年
2 张尼 张哲 编译;学者建议严格审核候选校长道德品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记者 刘勇;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伟大精神[N];江西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N];法制日报;2003年
5 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伟东;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N];经济日报;2001年
6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7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祝谦;道德建设七题[N];新疆日报(汉);2001年
8 李培超;让高尚的道德回归生活、引领生活[N];光明日报;2006年
9 邓伟志;完善道德结构 提升道德境界[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田承坤;道德的本质与社会功能[N];本溪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琳琳;网络舆论伦理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侯玲玲;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吕小艺;面向生活的道德:现代西方“反理论”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超;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佩玲;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王远;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探析[D];贵州大学;2015年
8 马艳艳;文化与道德的关系及道德建设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曹怡;道德同一性、思维抽象性水平对道德伪善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5年
10 任姣姣;毛泽东文化思想视阈下的新农村道德建设[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16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416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