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自尊异质性在完美主义和C类人格障碍倾向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4 05:18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自尊异质性在完美主义预测C类人格障碍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人格障碍筛查问卷、中文Frost完美主义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量表对465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消极完美主义与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C类人格障碍及其各分型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外显自尊与C类人格障碍倾向及其各分型呈显著负相关,条件自尊及不稳定自尊与C类人格障碍倾向及其各分型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条件自尊与外显自尊分别在消极完美主义与C类人格障碍倾向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条件自尊与外显自尊分别在消极完美主义与C类人格障碍倾向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 heterogene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class C personality disorder by perfectionism. Methods: 465 college students were measured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Chinese Frost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conditional self-esteem and unstable self-esteem scale. Results: 1negative perfectionism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nditional self-esteem, unstable self-esteem, class C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its classification,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xplicit self-esteem (P 0.01).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xplicit self-esteem and class C personality disorder tendency and its classification, while conditional self-esteem and unstable self-esteem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lass C personality disorder tendency and its classification (P01). (3) conditional self-esteem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have some mediating effects between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C personality disorder,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nditional self-esteem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play some mediating roles between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class C personality disorder,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咨询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13BSH060)
【分类号】:B8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平;康燕;;多学科聚焦人格障碍[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12期

2 ;事业成功的人格障碍[J];江西食品工业;2010年01期

3 许又新;;人格障碍的特征[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3年02期

4 陈仲庚;甘怡群;;人格障碍现代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年02期

5 袁浩龙;老师,你命丧谁手——谈青少年人格障碍的形成和矫治[J];医药与保健;1999年04期

6 ;人格障碍是偏激行为的温床[J];晚报文萃;2004年06期

7 郝卯亮;试论创新的人格障碍及其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钦建华;浅谈人格障碍的特征、成因及防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孙立峰;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成因及其对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杨艳杰,彭涛,王玉清;哈尔滨市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特点[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静怡;何畏;柴浩;王伟;陈炜;沈模卫;;正常人格特质对人格障碍功能类型的预测[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雅婕;;大学生人格障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春娟;严明;;人格障碍23例临床分析[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4 于宏华;;强迫障碍患者与人格障碍共病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石华孟;;文科一年级某高校生人格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兰;王萍;秦吉华;王莉;姜玉成;;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与治疗[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玉竹;;住院人格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赵元庆;;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凌辉;;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及缘由[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郑德伟;童辉杰;;大学生人格障碍评估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静 金振;“报复杀人”的背后[N];南京日报;2008年

2 海青 ;人格障碍特性可随时间改变[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张家勇;人格障碍≠精神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付东红 张新乔;人格障碍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建立[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蒋明 特约记者 高翔;将人格障碍消弭在成年前[N];健康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孙燕明;特定人格障碍发病率速增 三类人士成为高危人群[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王学义 苏朝霞;早期心理教育可预防人格障碍[N];家庭医生报;2009年

8 吴晓;专家解析:人格障碍导致硕士虐猫[N];中国妇女报;2005年

9 杨震 蔡淑清;关注青少年人格障碍[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咨询室 袁浩龙;脑外伤引起类变态人格障碍[N];大众卫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婉珍;人格障碍功能类型与不同意识状态的关联[D];浙江大学;2015年

2 柳娜;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从心理—社会—精神病理—遗传学角度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芬;某高校大学生人格障碍流行病学调查[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少波;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归因与对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3 刘昱辰;人格障碍的外显与内隐特质[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4 康燕;多学科聚焦人格障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5 于宏华;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心理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郑德伟;大学生人格障碍评估[D];苏州大学;2005年

7 曹文胜;强迫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许成岗;重性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及人格障碍共病以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黎雪梅;暴力犯罪和人格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10 张陈茜;男性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共患人格障碍和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76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476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