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新颖语义联结形成的右半球优势效应

发布时间:2019-06-10 20:44
【摘要】:新颖语义联结形成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加工过程。采用谜题型歇后语为材料,直接操控语义联结的新颖性,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汉语新颖语义联结形成的神经机制。实验1采用fMRI记录谜题型歇后语阅读理解过程的神经活动,结果显示相对于寻常语义关联条件,新颖语义关联条件更强地激活了右侧颞上回,该脑区可能与新颖语义信息的激活有关。实验2采用ERP技术在语义关联性判断任务中考察新颖语义联结形成神经加工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相对于寻常语义关联条件,新颖语义关联条件在右侧颞区和右侧额区诱发了更正的晚期正成分,可能分别反映了新颖语义信息的激活以及选择与整合。研究结果支持了新颖语义联结形成的右半球加工优势效应。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novel semantic connection is an important processing process of creative thinking. Using riddle hysteria as material to directly manipulate the novelty of semantic connection,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Chinese novel semantic connection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two experiments. In experiment 1, fMRI was used to record the neural activity of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 of the riddle type of r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ovel semantic association condition activated the righ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more strongly than the normal semantic association condition. The brain reg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activation of novel semantic information. In experiment 2, ERP techniqu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eural processing formed by novel semantic connections in the task of semantic relevance judg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semantic association conditions, The novel semantic association conditions induce corrected late positive components in the right temporal region and the right forehead region, which may reflect the activation,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novel semantic inform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processing dominance effect of the right hemisphere formed by the novel semantic connection.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875和31471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JA190014)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NLZD1604)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国义;李慧云;;记忆生存优势效应综述[J];校园心理;2012年06期

2 孙兵;刘鸣;;句法歧义句理解加工中的语义关联性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3 张秋颖;陈建文;于全磊;辛鹏;;情绪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4 王瑞乐;陈宝国;;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效应[J];心理科学;2012年03期

5 金媛;张丹丹;;生存加工优势效应研究总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4期

6 彭聃龄,邓园,陈宝国;汉语多义单字词的识别优势效应[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7 杜建政,杨治良;随机棋局存在专家记忆优势效应吗?[J];心理学报;2002年03期

8 罗琳,韩布新;支持性条件对记忆年龄差异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9 刘希平;刘玉霞;唐卫海;;生存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2013年01期

10 王瑞乐;胡志海;;适应性记忆:记忆的“欺骗者觉察”加工优势效应[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慧媛;张明;;语义关联对注意捕获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于睿;毛伟宾;;一致性与相关性对记忆生存优势效应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王慧媛;隋洁;;语义关联注意捕获的右视野优势——来自ERP的证据[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迟慧;中文阅读中“上半部分优势效应”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宇;记忆中的生存优势效应与错误记忆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罗伟建;网络信息记忆优势效应的ERP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佳奇;变化觉察中范畴优势效应的认知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岳阳;奖惩条件对图片优势效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胡兆辉;顿悟在错误记忆中的加工优势效应[D];河北大学;2017年

6 王歌;老年人自我加工优势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丹丹;两种学习任务下的生存记忆优势效应及其延迟保持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8 金媛;三种材料类型和两种情景产生方式下的生存记忆优势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力;上一左/下一右优势效应的文化差异[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姚树霞;价值联接能够改变“愤怒优势效应”: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6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496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7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