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疼痛恐惧的神经机制及其消退

发布时间:2019-08-27 07:01
【摘要】:疼痛恐惧是疼痛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个体对疼痛信息产生过度警觉,诱发不恰当的回避行为,扰乱机体的正常功能,加剧疼痛的现象即为疼痛恐惧。疼痛恐惧可影响个体的疼痛感知以及疼痛相关的注意和回避行为,且在慢性疼痛(如慢性肌骨骼疼痛)的发展、维持个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丧失中起着重要作用。疼痛恐惧的形成与表达涉及杏仁核、海马、背侧前扣带回皮层、和前额叶皮层等脑区的参与。当前的疼痛恐惧消退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可在疼痛恐惧加工的不同阶段(巩固、再巩固和消退)消退个体的疼痛恐惧。然而,由于恐惧记忆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疼痛恐惧记忆消退方法效果较不稳定,其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仍存在较大的鸿沟。将来研究有必要考虑到疼痛恐惧形成环境的差异以及个体人格特质/心理状态的差异,逐步完善相关消退方法并将其引入临床镇痛,以期帮助患者弱化、擦除甚至改写困扰他们的疼痛恐惧,从而缓解甚至消除病患的疼痛。
【图文】:

杏仁核,中间神经元,细胞层,加工的


个体预测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刺激)的出现会伴随明显的疼痛体验或组织伤害时,这个中性刺激可诱发一系列疼痛恐惧反应,因此这一过程可用于探索疼痛恐惧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心理生理机制。影像学研究表明:杏仁核(Amygdala)(Bukaloetal.,2015)、海马(Hippocampus)(Heathetal.,2015)、背侧前扣带回皮层(Dorsalanteriorcingulatecortex,dACC)(Milad&Quirk,2012)、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cortex,PFC)(Kwapis,Jarome,&Helmstetter,2015)等脑区均参与疼痛恐惧的加工过程。杏仁核主要调控威胁性疼痛刺激诱发的恐惧反应(图1),表现为外侧杏仁核(Lateralamygdale,LA)接收疼痛恐惧刺激的相关信息,然后分别通过中间神经元细胞层(Intercalatedcellmasses,ITCs)和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amygdala,BLA)这两条通路将信息传递到中央核(Centralnucleus,CE)。然后,中央核团将该反应信息传递至下丘脑(Hypothalamus)和脑干(Brainstem)等区域,以控制恐惧相关反应(Yehuda&LeDoux,2007),包括行为(如僵直反射)、自主神经系统(如心率加速)和内图1疼痛恐惧加工的脑网络基础注:LA:外侧杏仁核(Lateralamygdala);ITCs:中间神经元细胞层(Intercalatedcellmasses);BLA: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amygdala);CE:中央核(Centralnucleus)。图改绘自Yehuda和LeDoux,2007

方法,慢波睡眠,条件化,阶段


1762心理科学进展第25卷图2疼痛恐惧的形成及其心理行为干预方法注:CS:条件刺激(Conditionedstimulus);CR:条件反应(Conditionedresponses)。疼痛恐惧消退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主要运用在巩固、再巩固和消退阶段,睡眠疗法用于抑制疼痛恐惧的巩固;提取消退范式用于抑制疼痛恐惧的再巩固;暴露疗法用于促进疼痛恐惧的消退。该图改绘自Vlaeyen和Linton,2012。4.1巩固阶段的干预方法:睡眠疗法记忆巩固阶段是记忆形成后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新形成的记忆会慢慢变得比较稳定。根据疼痛恐惧记忆消退的恢复理论(Retrievaltheory)(Tronson&Taylor,2007),消退过程可能涉及到形成新记忆,新近形成的记忆使得原有的恐惧记忆不能被成功提取出来,从而减少了个体对当前条件刺激的疼痛恐惧。在睡眠阶段的干预就是通过巩固新形成的记忆从而抑制原有疼痛恐惧记忆。在睡眠阶段中,新形成的记忆会由处于高度不稳定的状态逐渐变得稳定(Pace-Schott,Germain,&Milad,2015)。例如,在慢波睡眠阶段,再次呈现陈述性、程序性和情绪性记忆的内容均可加强和巩固相应的记忆内容(Antony,Gobel,O'Hare,Reber,&Paller,2012;Bendor&Wilson,2012;Diekelmann,Büchel,Born,&Rasch,2011),并可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Wagner,Hallschmid,Rasch,&Born,2006)。Hauner,Howard,Zelano和Gottfried(2013)研究了慢波睡眠阶段对恐惧条件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建立气味恐惧条件化之后,在慢波睡眠阶段多次呈现气味,以此来消退气味恐惧条件,被试醒来后对气味的恐惧反应显著降低。这些研究表明,在慢波睡眠阶段多次呈现恐惧相关的内容,改写原有的记忆内容,从而消退原来的恐惧记忆。在此基础上,He等人(2015)训练受试者对某种特定声音与轻微电击建立联结形成恐惧条件化,然后通过监测受试者的睡?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脑功能与心理科学研究中心;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500921,31471082,31671141) 深圳大学新引进教师科研启动项目(No.2017073)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No.cstc2015jcyj BX0050) 中科院心理所科研启动项目(No.Y6CX021008)资助
【分类号】:B84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西磊;Todd Jackson;陈红;杨周;;恐惧的代价:疼痛恐惧、心理忧虑和躯体化对疼痛感知预测作用的比较[J];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周;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与感觉偏向[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9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29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