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作为意识实现的工具及其遮蔽效果
发布时间:2019-09-20 13:06
【摘要】:长久以来,关于语言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了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其涉及的研究内容,,既有弗洛姆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提出的“社会过滤器”理论,又包括了根据语言学理论提出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既涵盖了针对资产阶级利用语言对大众进行思想统治的文化批判,又囊括了依据语言对意识进行考察的心理学分析。由于各门学科研究的立足点不同,其研究的侧重点自然也是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工作,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以心理语言学为立足点,在心理学和语言学交叉学科的视域中,专门考察语言对于意识赖以实现它自身的工具价值,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伴生的语言对意识的遮蔽效果,具体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无意识。 本文的总体写作思路如下。首先利用现代心理学的历史成就,同时参考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胡塞尔的现象学及詹姆斯的“纯粹经验”理论,阐明意识存在的本体论优先性与多样性,又利用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成就,特别参考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及卡西尔的有关思想,阐明语言的符号属性。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语言对意识实现的工具价值及其遮蔽效果。即,尽管语言由于其简洁性、普遍性的特征已成为意识实现必不可少的表达手段,但是作为依靠一定物质基础而存在的语言,相比居于主体之内更具精神性的意识,其有限性亦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文随后探讨了语言的这种有限性对意识实现的遮蔽效果,其所产生的后果,最显著的就是不能如实反应人类意识的多样性,无法描述人类细致的体验。其他后果,如福柯所言,统治阶级可以利用携带权力意识的语言来对大众进行意识麻痹等等。 限于作者求学的阶段和学识的背景,本文研究工作是起步性和框架性的。但它也表达了作者治学的方向和内心的期望,在将来以更加成熟的思考和更加丰富的内容,为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5
本文编号:2538832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海英;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韩宝育;语言符号与人类意识的语言表现[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徐朝辉;意识和语言的起源及语言对意识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4 应国良;评弗洛姆的语言过滤功能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3期
5 雷友梧;;论语言在人的意识建构中的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6 常云;心理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J];前沿;1997年10期
7 董志强;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J];人文杂志;1999年04期
8 高申春;德国心理学的理论性质及其发展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2期
9 李萍;;心理语言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意义[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S1期
10 韩震;郑云勇;;试论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J];学习与探索;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538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3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