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状态对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9-25 20:43
【摘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焦虑的个体和愉悦状态的个体看待事物总是有差别,这一现象不由引发人思考这两种注意偏向是否和个体的情绪状态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该问题,本研究以正常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个体的状态焦虑和愉悦状态,来探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个体对不同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本文共采用两个实验来说明该问题。实验一的目的是探讨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威胁图片的注意偏向,实验采取2(情绪状态:状态焦虑、愉悦状态)×2(呈现的时间:100ms、500ms)×2(线索提示的类型:有效、无效)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二目的是探讨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愉悦图片的注意偏向,实验同样采取2(情绪状态:状态焦虑、愉悦状态)×2(呈现的时间:100ms、500ms)×2(线索提示的类型:有效、无效)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通过两个实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状态焦虑和愉悦状态下被试对威胁图片和愉悦图片的注意偏向存在差异。2.状态焦虑下的个体对威胁图片在注意加工阶段早期产生定向加速,在注意加工阶段中期表现出脱离困难。3.愉悦状态下的个体对威胁图片在注意加工阶段早期产生注意回避,在注意加工阶段中期表现出容易脱离。4.状态焦虑下的个体对愉悦图片产生注意回避,并且在注意加工阶段中期表现出脱离困难。5.愉悦状态下的个体对愉悦图片产生定向加速,且容易脱离。
【图文】:
是个体在相应的情景、事件中或某一时间段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当情景、事件失或时间段过去后这种状态也会随之消失。卡特尔在划分这两种焦虑类型后并没有继深入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 CD., 1966)在卡特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的理论,他认为阐述焦虑的概念必须得理清三个概念:第一,将焦虑看作一种状态二,将焦虑看作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紧张感及威胁感;第三,将焦虑看做体稳定的人格特质。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特质焦虑属于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并具有长期和稳定性,拥有该特征的个体倾向于将不同的情景(甚至不具有危险的情景)均定义具有威胁性,并产生一系列反应(状态焦虑的反应),类似于“草木皆兵”。状态焦则是在威胁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紧张和恐惧感,同时激活自主神经系统是这种感觉会随着时间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当时间过去或者场景消失,,紧张和恐惧也会随之变淡直至消失。其产生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在颜色加工之前,被优先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个体在着注意偏向,之后该范式被应用到情绪研究中,用来说明相对于中性信息,情也存在着注意偏向。 注意偏向的理论(1)注意偏向的成分理论注意偏向的成分理论是通过对注意过程进行剖析,来详细阐述注意过程包含的成,该理论将注意分为以下成分:定向、维持、解除和转移等。其次,该理论还认包含了前注意(anterior attentional system)和后注意(posterior attentional system系统(Ponser & Petersen,1990)。具体的成分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2
本文编号:2541599
【图文】:
是个体在相应的情景、事件中或某一时间段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当情景、事件失或时间段过去后这种状态也会随之消失。卡特尔在划分这两种焦虑类型后并没有继深入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 CD., 1966)在卡特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的理论,他认为阐述焦虑的概念必须得理清三个概念:第一,将焦虑看作一种状态二,将焦虑看作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紧张感及威胁感;第三,将焦虑看做体稳定的人格特质。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特质焦虑属于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并具有长期和稳定性,拥有该特征的个体倾向于将不同的情景(甚至不具有危险的情景)均定义具有威胁性,并产生一系列反应(状态焦虑的反应),类似于“草木皆兵”。状态焦则是在威胁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紧张和恐惧感,同时激活自主神经系统是这种感觉会随着时间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当时间过去或者场景消失,,紧张和恐惧也会随之变淡直至消失。其产生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在颜色加工之前,被优先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个体在着注意偏向,之后该范式被应用到情绪研究中,用来说明相对于中性信息,情也存在着注意偏向。 注意偏向的理论(1)注意偏向的成分理论注意偏向的成分理论是通过对注意过程进行剖析,来详细阐述注意过程包含的成,该理论将注意分为以下成分:定向、维持、解除和转移等。其次,该理论还认包含了前注意(anterior attentional system)和后注意(posterior attentional system系统(Ponser & Petersen,1990)。具体的成分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福兴;李文静;颜志强;段朝辉;李卉;;幼儿对威胁性刺激蛇的注意觉察:来自眼动证据[J];心理学报;2015年06期
2 张禹;罗禹;赵守盈;陈维;李红;;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注意定向加速还是注意解除困难?[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7期
3 张予贺;金艳;郑希付;闫柯;周晌昀;;状态焦虑对条件恐惧习得和消退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年03期
4 白学军;贾丽萍;王敬欣;;抑制范式下的情绪注意偏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5 蒋军;陈雪飞;陈安涛;;积极情绪对视觉注意的调节及其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6 彭晓哲,周晓林;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李云峰,张晓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认知模式关系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秀巧;特质焦虑者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琴;特质焦虑大学生的负性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特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1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4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