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人格特质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身份认同的中介作用
【图文】:
长的趋势;从年龄分段来看,这一时期的儿童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正处于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流动儿童面临着成长环境的改变现自身的社会角色认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适应城市生活,真成从“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变的过程。他们在适应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碍因素,因此,了解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的状况以及如何促进流动儿童更适应城市生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因素有很多,个体、环境以及文化特异性因素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如人格特质(控制点、外向性、模糊忍受度ard & Chang, 1997)、社会身份认同(白文飞,徐玲,2009;袁晓娇等,2010会支持(Ong & Ward, 2005; 范兴华等,2012)、歧视(Berry, Phinney, Sam,edder, 2006; 范兴华等,,2012)等。Ward(1996)在综合了各类研究结果的基础察了所有类别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影响因素的文化适响因素模型(图 1-1)。
而人格作为社会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身份认同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独立地分析某个因素,如人格对有将其纳入到一个模型中进行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性的本土化人格特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更少。文化适应因素整合到一个模型中进行分析,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所以本研究在文化适应过程理论的基础研究,提出了以下假设模型(如图 2-1),并提出以下假设:动儿童的本土化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社会适应各指标,福感、迁入地文化融入,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抑郁、家乡动儿童本土化人格特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身份认同;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能够显著预测社会适应各指标,显著感、迁入地文化融入,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抑郁、家乡文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在本土化人格特质和社会适应之间起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菁宸;黎燕斌;张玉麟;蔺秀云;侯香凝;;对立违抗症状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6期
2 师保国;王芳;刘霞;康义然;;国内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11期
3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4 朱丹;王国锋;刘军;彭小虎;;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5 冯大彪;奚彦辉;;中国人人格特质的理论探索与哲学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刘杨;方晓义;;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6期
7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3年05期
8 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袁晓娇;;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2年05期
9 刘杨;方晓义;戴哲茹;王玉梅;;流动儿童歧视、社会身份冲突与城市适应的关系[J];人口与发展;2012年01期
10 范为桥;张妙清;张建新;张树辉;;兼顾文化共通性与特殊性的人格研究:CPAI及其跨文化应用[J];心理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铮铮;流动儿童心理资本、社会身份认同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2 雷鹏;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结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1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4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