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21:19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储备人才,在面对压力时,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能够很好的缓解压力带来的伤害,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所采取的应付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大学生的理弹性的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探析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的抉择和对策。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了36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的样本,对其进行心理弹性、就业压力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调查,探讨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压力应对方式的这三者的关系。具体研究如下: 1、年级在心理弹性得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他人口学变量在心理弹性上无显著性差异。 2、年级、民族在压力应对方式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他人口学变量无显著性差异。 3、年级在一般心理健康中的焦虑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年级在一般心理健康中的自我肯定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他人口学变量不呈现显著性差异。 4、大学生心理弹性、压力应对方式、一般心理健康两两相关;高心理弹性的学生比低心理弹性的学生在应对压力时更多的会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5、心理弹性水平对压力情境中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6、心理健康在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健康对心理弹性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本文编号:2582127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1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1.1 心理弹性的界定
1.2 心理弹性的模型
1.3 心理弹性的测量
1.4 心理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心理健康的文献综述
2.1 心理健康的界定
2.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2.3 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3.1 应对与应对方式
3.2 应对的理论
3.3 应对方式的结构与测量
3.4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4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第三章 研究目的、假设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的对象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
2 大学生一般心理健康的状况
3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状况
4 大学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
4.1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一般心理健康之间相关与回归分析
4.2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与回归分析
4.3 心理健康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起中介作用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1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3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4 大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讨论
4.1 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一般心理健康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4.2 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4.3 心理健康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六章 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2期
3 周东斌,罗嘉文,林伟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家庭关怀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蒋洪波;;大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初探[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1期
5 唐燕;郑子健;史文;;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比较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6 胡春红;;不同贫困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差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7 金灿;崔文香;;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年11期
8 余路;俞爱月;;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林剑鸣;宫育卓;;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统计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年05期
10 吴善玉;全贞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582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8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