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内在和外在动机对艺术生创造表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6 10:32
【摘要】:动机,作为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源泉,与创造性的关系成为当前创造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外在动机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迄今还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实情况,从内在、外在动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考察不同动机组合情况下的大学生艺术创造表现的差异。本研究以美术系的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2 (内在动机:高、低)X3 (外在奖励:高、中、低)的组间设计,因变量是艺术创造表现水平。首先,使用《美术创作内在动机问卷》对被试的内在动机进行测量,筛选出了高内在动机组以及低内在动机组的被试,共90人。其次,将高内在动机组的被试随机分到高、中、低外在奖励三个组别当中;将低内在动机组的被试分到高、中、低外在奖励三个组别当中进行艺术创造表现测量。之后,三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的教授根据《艺术创造表现评分表》对被试的作品作出评分。最后,三位教授的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被试艺术创造表现的得分。研究结果显示,(1)高内在动机组的艺术创造表现成绩高于低内在动机组的艺术创造表现成绩;(2)高水平内在动机组被试结合中或高等程度外在奖励时艺术创造表现得分高于结合低等外在奖励的被试;3)低水平内在动机组被试结合中等程度外在奖励时艺术创造表现得分高于结合高、低等外在奖励的被试。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无论外在奖励水平如何,高水平内在动机与低水平内在动机相比,前者能更好地促进艺术创造表现。(2)高水平内在动机与中等程度或高等程度外在奖励结合最有利于艺术创造表现。(3)低水平内在动机给予适当的外在奖励能促进艺术创造表现。
【图文】:

交互效应,印象,动机,内在动机


图1逦综合印象高、低动机组交互效应图逡逑

交互效应,内在动机,动机,程度


图2逦创造程度高、低动机组交互效应图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吉品;刘秀丽;;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4期

2 衣新发;林崇德;蔡曙山;黄四林;陈桄;罗良;唐敏;;留学经验与艺术创造力[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3 沈汪兵;刘昌;王永娟;;艺术创造力的脑神经生理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4 陈欲晓;;论艺术创造力[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衣新发;蔡曙山;刘钰;;文化因素影响创造力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8期

6 张雪莲;;浅议动机与创造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8 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邓小晴;中国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帅帅;不同奖励方式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星星;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熊胜蓝;苗、汉初中生艺术创造力、师生内隐刻板印象及对他人作品评价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董晔;内外动机对初二学生科学创造能力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柳;初一年级学生内外动机与创造性关系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85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85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