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研究:再认和反馈的双重效应

发布时间:2020-04-05 01:00
【摘要】:近几十年,众多研究者在针对联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进行测谎上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些研究大都将隐瞒信息测试范式(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CIT)与ERP中的P300成分结合展开探讨。然而众多研究指出基于P300的CIT的测谎率容易受到信息编码程度和反测谎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不少研究者试图探索新的改进范式。最近有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P300的CIT范式的变式——反馈隐瞒信息测试范式(feedback 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f CIT),即在经典的隐藏信息范式下加入基于试次的说谎/诚实的反馈,该研究初步证明了该范式在探测犯罪相关信息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通过两个实验进一步探讨并系统揭示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的作用机理,帮助实现其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实验一检验了基于P300的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是否可以用来探测自传体相关的信息。实验中被试会被随机分配为间谍和无辜者,然后进行脑电测谎,测谎过程使用Brain Product脑电仪收集信号,被试需要对一系列名字做出认识/不认识的反应,其中间谍组被试为了不被测谎仪测出要隐瞒自己的名字,被试反应之后会得到“诚实+4”或“说谎-2”的即时反馈。实验二检验了基于P300的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中新加入的反馈阶段是否会对传统的再认P300这个测谎指标的测谎鉴别率产生影响,同时重复检验了反馈隐藏信息测试任务在探测犯罪相关信息上的有效性。实验中被试被随机分配为犯罪者和无辜者,首先完成模拟犯罪任务,然后进行测谎,依旧使用Brain Product脑电仪收集信号,测谎过程中一部分被试完成经典的隐藏信息测试范式,另一部分被试完成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两任务所使用的探测刺激均为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信息,唯一差别是进行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的被试会得到基于其反应的“诚实+4”或“说谎-2”的即时反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反馈隐藏信息测试可以有效探测自传体相关信息。间谍组间谍姓名相比无关姓名诱发更正的再认P300,无辜者无显著差异;反馈阶段,间谍组无关姓名后跟的反馈比间谍姓名后跟的反馈诱发出更负的FRN,无辜者无显著差异;间谍组间谍姓名后跟的反馈比无关姓名后跟的反馈诱发出更正的反馈P300,无辜者无显著差异。2、反馈隐藏信息测试可以有效探测犯罪相关信息。犯罪组犯罪信息相比无关信息诱发更正的再认P300,无辜者无显著差异;反馈阶段,犯罪组对无关信息的反馈比对犯罪信息的反馈诱发出更负的FRN,无辜者无显著差异;犯罪组对犯罪信息的反馈比对无关信息的反馈诱发出更正的反馈P300,无辜者无显著差异。3、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中基于试次的反馈刺激对再认刺激诱发的再认P300的测谎率没有影响。在f CIT和CIT任务中,探测刺激和无关刺激诱发的P300波幅没有显著差异,再认P300的测谎鉴别率差异亦不显著。4、反馈隐藏信息测试中的三个测谎指标再认P300、FRN和反馈P300均能有效的鉴别出犯罪者和无辜者。
【图文】:

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研究:再认和反馈的双重效应


实验一流程图

间谍,再认,脑电波,总平均


(522.70 ± 20.34 vs. 544.07 ± 19.64 ms, F (1, 38) = 9.60, p =.009, ηp2= .17)。3.3.2 ERP 结果再认阶段 P300采用 2 组别(间谍组,无辜组)* 2 刺激类型(间谍姓名,无关姓名)混合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 (1, 38) = 30.72, p< .001, ηp2= 0.45,间谍姓名比无关姓名会引起更强的 P300(8.49 ± 0.86μV vs. 5.63 ± 0.61μV);组别的主效应也显著,,F (1, 38) = 8.68, p= .014, ηp2= 0.15,间谍组相比无辜组会引发更大的 P300(6.88 ± 0.99μV vs. 5.25 ± 0.99μV);刺激类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 (1, 38) = 39.46, p< .001, ηp2= 0.51,在间谍组,间谍姓名会引起更强的P300 (11.92 ± 1.22μV vs. 5.83 ± 0.87μV, F (1, 38) = 69.91, p< .001, ηp2= 0.65),但是在无辜者,其 P300 无显著差异(5.06 ± 1.22μV vs. 5.44 ± 0.87μV, F (1, 30) = 0.27, p= 0.60)。再认阶段犯罪组和无辜者的脑电波形图见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1;D9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测谎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探究──以美国测谎制度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8年28期

2 杨国明;;脑磁场变化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7年14期

3 王艳;;测谎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运用[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4 张正宜;;测谎仪与测谎[J];科学中国人;2016年35期

5 彭新波;心理测谎技术的历史发展[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6 文盛堂;测谎技术及其在国外的刑事司法应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03期

7 ;我院举办“全区刑侦指挥员侦讯谋略暨测谎技术培训班”[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付有志,刘烁;刑事测谎技术[J];刑事技术;1997年06期

9 武伯欣,田新华;测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J];公安研究;1994年02期

10 姚秋惠;;浅谈测谎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J];魅力中国;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永军;侯国松;王福坤;;试论测谎技术在反贪办案中的运用[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侦查程序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C];2012年

2 刘东来;;测谎技术近年的发展[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孙鹏;赵振锋;张婧;余润鑫;Yang Wei;;模拟海关情境下心率、皮肤电的双指标测谎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4 曾泽民;陈建新;;多参量心理测试测谎技术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王化丽;张智勇;罗静;马超;;应用测谎技术检测了解应聘者简历信息的真伪[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余宙潭;象山法院运用测谎技术巧断案[N];法制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董碧水;测谎鉴定能否拨开百万欠款迷雾[N];中国青年报;2013年

3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陈增宝;一本聚焦测谎的交叉研究力作[N];人民法院报;2017年

4 本社记者 邓益辉;“贪官”测谎难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年

5 王永军 侯国松 马健;反贪办案中如何运用测谎技术[N];江苏法制报;2016年

6 泰州市检察院 张海琪 泰兴市检察院 朱兴亚;建议加强测谎技术的运用[N];江苏法制报;2012年

7 赵伟;“测谎仪”:侦查职务犯罪好帮手[N];检察日报;2000年

8 吴丹红;切莫盲从误用测谎技术[N];检察日报;2003年

9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王翠杰;运用测谎技术要加强规范[N];检察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高传伟 通讯员 胡传仁 龚坚强;河南信阳:运用测谎技术提高办案能力[N];检察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红丽;P300测谎技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研究:再认和反馈的双重效应[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闫洁;论民事诉讼中的测谎契约[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3 丁维龙;基于简式内隐联系测验的认知测谎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

4 杨林枫;论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5 关天天;测谎结论的正当性及其证据化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6 孟令羽;论测谎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D];烟台大学;2018年

7 宁达;论测谎结论的运用[D];黑龙江大学;2017年

8 梁炯锋;论测谎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卢佳音;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战明显;刑事诉讼中测谎技术的适用[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4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14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