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研究:再认和反馈的双重效应
【图文】:
实验一流程图
(522.70 ± 20.34 vs. 544.07 ± 19.64 ms, F (1, 38) = 9.60, p =.009, ηp2= .17)。3.3.2 ERP 结果再认阶段 P300采用 2 组别(间谍组,无辜组)* 2 刺激类型(间谍姓名,无关姓名)混合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 (1, 38) = 30.72, p< .001, ηp2= 0.45,间谍姓名比无关姓名会引起更强的 P300(8.49 ± 0.86μV vs. 5.63 ± 0.61μV);组别的主效应也显著,,F (1, 38) = 8.68, p= .014, ηp2= 0.15,间谍组相比无辜组会引发更大的 P300(6.88 ± 0.99μV vs. 5.25 ± 0.99μV);刺激类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 (1, 38) = 39.46, p< .001, ηp2= 0.51,在间谍组,间谍姓名会引起更强的P300 (11.92 ± 1.22μV vs. 5.83 ± 0.87μV, F (1, 38) = 69.91, p< .001, ηp2= 0.65),但是在无辜者,其 P300 无显著差异(5.06 ± 1.22μV vs. 5.44 ± 0.87μV, F (1, 30) = 0.27, p= 0.60)。再认阶段犯罪组和无辜者的脑电波形图见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1;D9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测谎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探究──以美国测谎制度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8年28期
2 杨国明;;脑磁场变化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7年14期
3 王艳;;测谎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运用[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4 张正宜;;测谎仪与测谎[J];科学中国人;2016年35期
5 彭新波;心理测谎技术的历史发展[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6 文盛堂;测谎技术及其在国外的刑事司法应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03期
7 ;我院举办“全区刑侦指挥员侦讯谋略暨测谎技术培训班”[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付有志,刘烁;刑事测谎技术[J];刑事技术;1997年06期
9 武伯欣,田新华;测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J];公安研究;1994年02期
10 姚秋惠;;浅谈测谎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J];魅力中国;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永军;侯国松;王福坤;;试论测谎技术在反贪办案中的运用[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侦查程序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C];2012年
2 刘东来;;测谎技术近年的发展[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孙鹏;赵振锋;张婧;余润鑫;Yang Wei;;模拟海关情境下心率、皮肤电的双指标测谎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4 曾泽民;陈建新;;多参量心理测试测谎技术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王化丽;张智勇;罗静;马超;;应用测谎技术检测了解应聘者简历信息的真伪[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余宙潭;象山法院运用测谎技术巧断案[N];法制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董碧水;测谎鉴定能否拨开百万欠款迷雾[N];中国青年报;2013年
3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陈增宝;一本聚焦测谎的交叉研究力作[N];人民法院报;2017年
4 本社记者 邓益辉;“贪官”测谎难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年
5 王永军 侯国松 马健;反贪办案中如何运用测谎技术[N];江苏法制报;2016年
6 泰州市检察院 张海琪 泰兴市检察院 朱兴亚;建议加强测谎技术的运用[N];江苏法制报;2012年
7 赵伟;“测谎仪”:侦查职务犯罪好帮手[N];检察日报;2000年
8 吴丹红;切莫盲从误用测谎技术[N];检察日报;2003年
9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王翠杰;运用测谎技术要加强规范[N];检察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高传伟 通讯员 胡传仁 龚坚强;河南信阳:运用测谎技术提高办案能力[N];检察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红丽;P300测谎技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反馈隐藏信息测试范式研究:再认和反馈的双重效应[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闫洁;论民事诉讼中的测谎契约[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3 丁维龙;基于简式内隐联系测验的认知测谎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
4 杨林枫;论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5 关天天;测谎结论的正当性及其证据化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6 孟令羽;论测谎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D];烟台大学;2018年
7 宁达;论测谎结论的运用[D];黑龙江大学;2017年
8 梁炯锋;论测谎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卢佳音;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战明显;刑事诉讼中测谎技术的适用[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4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1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