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感知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经典文学作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0 20:02
【摘要】:文学家主观虚构的文学世界,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现实世界,因此每个时期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着那个时期特有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优缺点会被放大,这是作者为了将对现实世界的想法赋予到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而反映了文学家主观建构的感知人际网络与客观现实人际网络,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否作为研究现实人际网络的参照,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以往研究主要从文学作品人际关系网络的提取与分析角度探讨人际网络,本研究采用人际网络分析法,从人际网络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探讨文学作品感知人际网络结构与现实人际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共包含两个部分内容:分为文学作品中的小世界特征研究部分、经典文学作品的“差序与团体格局”研究部分。对6部经典中西文学作品的人际网络进行定量比较研究。研究一:文学作品中的小世界现象特征分析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分析6部中西文学作品的人际网络,探索感知人际网络的小世界特征,研究感知人际网络与现实人际网络的契合关系。结果显示,感知人际关系网络的小世界效应明显,与现实人际网络有较强的一致性。研究二:经典文学作品的差序格局分析研究。对中西经典文学作品构造的人际网络的自我中心网络和整体社会网络进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探讨感知与现实人际网络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典文学作品能提供两个互动原型,作家的认知结构具有很大准确性。总之,感知与现实人际网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文学作品的感知人际结构反映了现实的人际网络结构。
【图文】:

文学作品,比例关系,幂律指数


图 1 六部文学作品人物对数量与无直接互动人物比例关系图表 2 可见,在六部文学作品中,不是所有的人物都是直接相连的,但很少有三个以上的分离度(特征路径长度)。随着作品人物数量(节点)的增加,平均路径长度(D)也增加(对数-对数相关,r = 0.98,df = 5,p<0.01),整体连接性(C)减小(r =0.93,df = 5,p <0.01)这表明,随着文学作品人物数量的增加,感知人际网络就像现实人际网络一样变得越来越分散,而这种分散群体中人物数量可能会在其规模上有上限。这种分散可以在图 1 中看到,,它显示了在总人物数量与没有直接互动的人物对比例的函数。表 3 六部文学作品人物关系的网络直径和度分布幂律指数表作品 度分布幂律指数 网络直径 最长路径连接人物牡丹亭 1.682 6 鬼使 (24) to 湘子妻 (34)罗密欧与朱丽叶 1.543 4 彼得 (11) to 凯普莱特族人 (16)红楼梦(前80回) 1.740 7 巧姐儿 (11) to 喜儿 (53)

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二维布局,中心度


无论互动双方关系是否紧密,受很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大致服从正西整体社会网络分析与比较,使用 Pajek64 5.01 下的加权中心度(weighted degree)命令估计节点距Kamada-Kawai 下的 Free 布局指令,对各节点进行自由布局处理;最后使用rman Reingold 下的 2D 布局指令,绘制二维布局图,未做任何手工调整。结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蕾;胡亦e

本文编号:2657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57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