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不同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的关系:人际敏感性和信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7 00:44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个体会因所处主观社会阶层不同发展出截然不同的认知图式,并会进一步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同时经济心理学的证据表明个体在面对不平等分配时会表现出更多的规避行为。来自不同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在面对关乎自身利益的不平等分配时,是否会受到其不同认知模式的影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我国正处于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扶贫成果需要巩固,人民的获得感需要提升,从学理与实证层面对主观阶层与不平等规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四个研究,使用相关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一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不平等分配调查表,通过问卷测量法,考察了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行为和满意度之间关系。结果发现,主观社会阶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不平等规避行为和满意度。对不同程度不平等规避行为的方差分析发现,程度类型的主效应显著,但是与主观社会阶层的交互项不显著,可见主观社会阶层对不平等规避行为的预测作用不受不平等分配类型的影响。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使用相关研究法探究了人际敏感性、人际信任在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人际敏感性在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人际信任能够调节主观阶层与不平等规避行为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人际信任能够提高低主观阶层个体的不平等规避行为和满意度。在研究二的基础上,研究三探究权威信任对主观社会阶层对不平等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高主观社会阶层和低主观社会阶层)×2(高权威信任和低权威信任)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中分配结果的接受率。结果发现,权威信任与主观社会阶层的交互作用显著。为增加研究三中权威信任对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行为关系影响的实用性,研究四作为研究三的补充,同样使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探究了远社会距离权威信任对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关系的影响。研究假设得到了证实,远社会距离的权威信任对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综合4个研究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主观社会阶层对不平等规避行为和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个体的主观社会阶层越高,则其人际敏感性则越低,从而表现出更多的不平等规避行为,对分配结果满意度越高;(3)人际信任能够显著增加低主观社会阶层个体的不平等规避行为,提升其对分配结果的满意度;(4)相对于远社会距离的权威信任,近社会距离的权威信任能够增加主观阶层个体对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率,使其表现出更少的不平等规避行为。
【图文】:

不平等,人际信任,规避行为,社会阶层


图 2-2 人际信任在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图观阶层与不平等分配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如同 3.2 所示,使用相同步骤和程序,再次构建主观阶层与不平等分配满间可能存在的复合模型 M2。结果显示,主观阶层对人际敏感性和不平等分配满意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0.473,t=-7.449,p<0.001;β=0.186,t=2.373,p<0.05),但是人际敏不平等分配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β=-0.063,t=-0.931,p>0.05),可见感性并不能在主观阶层与不平等分配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而在人际调节作用检验过程中发现,只有其与主观阶层的交互项对不平等分配满意响作用显著(β=-0.188,t=-2.560,p<0.01),人际信任与主观阶层的交人际敏感性不显著(β=0.055,t=1.022,p>0.05),人际信任与人际敏感互项对不平等分配满意度不显著(β=-0.078,t=-0.959,p>0.05)。可知阶层与分配满意度之间的有中介的调节模型不成立。

不平等,人际信任,社会阶层,满意度


图 2-3 人际信任在主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分配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图论观社会阶层与不平等规避行为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主观阶层对不平等规避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感性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主观阶层与人际敏感性之间存在负向预测主观阶层越高,个体往往对人际关系更加不敏感,这与已有研究相一ornsdottir, Alaei, & Rule, 2017)。同时人际敏感性与不平等规避行为之间负向预测关系,可见个体在面对不平等分配情境时,并不是只关注自身所益的多寡,也并非只关注当前决策中自身的心理和情绪感受,而是将决策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影响也考虑在内。这说明低主观阶层个体即使是在面对身发展的利益分配时,仍能考虑其他因素对分配结果的影响,而不是只关利益,,也反映出低主观阶层个体具有更多的消极、退缩行为倾向(McCakstein, & Mills, 1999; Masillo, et al., 2012),更多地选择安于现状而不是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一舵;赖运成;;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6期

2 史燕伟;徐富明;罗教讲;李燕;刘程浩;;行为经济学中的信任: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3 李庆功;吴素芳;傅根跃;;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3期

4 胡小勇;李静;芦学璋;郭永玉;;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视角[J];心理科学;2014年06期

5 芦学璋;郭永玉;李静;;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回报预期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4年05期

6 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J];心理科学;2014年05期

7 凌斌;王重鸣;;时间距离对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年08期

8 张珊明;钟毅平;陈芸;;内隐启动条件下权力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4年04期

9 刘兴哲;贺雯;孙亚文;;社会阶层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研究;2014年03期

10 张书维;许志国;徐岩;;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赖运成;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月;主观阶层对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沈龙;不同社会阶层系统公正感的差异及其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肖航;不同社会阶层分配公平感的研究—公正敏感性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磊;中国社会阶层发展多元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雷鸣;政治体系中的信任与秩序[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7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67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