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孤独症模式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09:58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研究深入,出现了机器学习和疾病诊断相结合的应用研究,这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基于磁共振成像针对孤独症这一亚类的模式分类研究很少,此外,对于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差异研究也不多。所以本论文尝试基于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数据,分别针对上述2类被试群体展开研究。研究对象包括37名健康对照组被试,28名孤独症被试,以及21名阿斯伯格综合征被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贡献包括以下2个方面:(1)基于磁共振成像和模式分类技术,利用孤独症被试和健康被试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模式分类,形成有效的分类模型,继而为诊断孤独症提供参考性依据。主要方法是通过收集被试磁共振影像数据,计算相应指标,包括局部一致性(ReHo),低频振幅(ALFF),度中心性(DC),灰质体积(GMV),白质体积(WMV),然后通过统计找出孤独症组和健康被试组差异脑区,提取相应脑区影像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模式分类,从而建立并检验分类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我们发现,在孤独症组和健康对照组被试数据进行模式分类的训练和测试中,分类模型准确率最高能达到87.10%。意味着将来应用到临床上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2)计算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相关指标,寻找阿斯伯格综合征异常行为的潜在因素,并探寻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之间的差异。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孤独症组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组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差异脑区,并和行为数据做相关分析,从而探索阿斯伯格综合征异常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行为数据包括韦氏智力量表和孤独性诊断访谈量表。我们发现,在两样本T检验中,阿斯伯格综合征组ALFF、ReHo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有左侧角回、和右侧小脑。阿斯伯格综合征组ALFF、ReHo值均显著低于孤独症组的有眶额叶和额中回。两样本T检验中,阿斯伯格综合征组ALFF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孤独症组的脑区有右侧额中回。而对于左侧角回的ALFF值,阿斯伯格综合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显著低于孤独症组。本论文是把机器学习应用到疾病诊断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其次,也对阿斯伯格综合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为本论文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1
【图文】:

模式分类,测试集,训练集,准确率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孤独症模式分类validation, LOOCV)。分类步骤详见图 3-1.五折交叉验证法和二十折交叉验证法都属于 K 折交叉验证法,是把样本分为 K 份,每次留 1 份作为测试集,K-1 份作为训练集,以计算 K 次所得到的分类准确率的平均值,作为这个分类模型的分类准确率。留一法每次只留下一个样本作为测试集,其余的作为训练集,同样是把多次的平均准确率作为预测准确率。相比 K 折交叉验证,留一交叉验证法计算更为为繁琐,但是样本利用率最高,适合小样本数据模式分类。

孤独症,准确率,模式分类,数据量


22图 3-2 孤独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差异脑区图3.4.2 模式分类准确率在对特征指标进行两样本 T 检验之后,把有显著差异的脑区的指标平均值提取出来,作为模式分类建立模型和测试的数据。由于有多个特征,一般而言,特征数据越有代表性,数据量越大,分类模型的分类效率和准确率就越高。而数据量大,但有些数据没有很好的区分度,就是分类对象在该指标上差异不大,那么这些数据反而会拉低分类准确率。换言之,只有在保证数据区分度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帅;杨波涛;凌飞;;苏州大学生“城市孤独症”研究[J];才智;2017年34期

2 陈财科;;相信“相信”的力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10期

3 费梦;;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救助策略[J];黑河教育;2008年03期

4 肖;;全国50万儿童患孤独症[J];教师博览;1995年06期

5 张玉;刘芸;黄浩宇;;孤独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11期

6 曾祥志;梁倩;刘迪迪;;孤独症幼儿的教育现状研究——来自长沙市的调查问卷及访谈证据[J];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7 梁倩;曾祥志;刘迪迪;;孤独症幼儿的家庭教育现状考察——来自长沙市136份问卷调查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7年03期

8 刘艳虹;董鸣利;胡晓毅;唐小小;;国外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前沿探测[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12期

9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孤独症康复理论与实践讲习班招生通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年02期

10 冯文娟;;健康宣教与降低孤独症的发生的相关性[J];医疗装备;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戎瑶;刘蕾;王丽英;;普通学校教师对孤独症谱系融合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2 殷青云;罗学荣;张荣花;陈劲梅;李雪荣;;孤独症婴幼儿期特异症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舜琏;杜亚松;;孤独症医教结合模式的探索[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王佳;周雪;夏薇;孙彩虹;武丽杰;王健力;;哈尔滨市3-6岁儿童养护人对孤独症知晓情况的现况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向敏;童雪涛;艾戎;陈腾祥;洪阳;陈丽;李漫;;钙激活中性蛋白酶在孤独症大鼠模型脑组织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6 周国岭;郭晓琳;杜亚松;;同胞共患孤独症的案例报道[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超;聂文英;;孕期高危因素与孤独症的相关性研究[A];2013山东省儿童保健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3年

8 邵智;张雅如;姚莉;张婷;;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技能干预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刘全礼;;孤独症及孤独症教育研究的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赵刚;;孤独症神经毒理学啮齿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雯婧;政府鼓励民办机构参与公益性大龄孤独症扶助[N];天津日报;2018年

2 余华;愿孤独症孩子有温暖相伴[N];中国青年报;2013年

3 记者 王潇雨;孤独症诊断标准有了遗传学依据[N];健康报;2018年

4 实习生 孙毛宁 本报记者 滕兴才;未来在哪里,他们沉默无语[N];中国青年报;2010年

5 实习生 肖婷婷 本报记者 谢洋;群居孤独症困扰大学生[N];中国青年报;2010年

6 郭林;“星之家”为孤独症孩子点亮“心灯”[N];中国社会报;2018年

7 通讯员 吴蝉 记者 程守勤;孤独症致病通路“起点”浮出水面[N];健康报;2017年

8 郭延庆;我不要万花筒里的世界,我要那看万花筒的眼[N];中华读书报;2017年

9 王永;新疆再次面向社会购买智力残疾、孤独症康复服务[N];中国财经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郭俊文;全省第二届智障、孤独症康复教师技能大赛在长沙举办[N];张家界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娟;维生素A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肠道症状、肠道菌群与行为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郗春艳;MeCP2基因及BDNF基因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韩钰;孕期环境危险因素暴露、机体转硫代谢异常及免疫功能失调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4 刘岩岩;HIV感染易感基因的关联分析和孤独症易感基因的突变筛查及CNV检测[D];复旦大学;2012年

5 郭辉;儿童孤独症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汪俊萍;神经垂体激素受体的基因变异对正常人脑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余金丹;突触相关基因NRXN1、NLGN3、NLGN4X、CNTNAP2、SHANK3遗传变异与汉族儿童孤独症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莫苏米(Mousumi Tania);第1:先天出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患者中GJB6基因突变筛查第2:AMPD1基因在体细胞系和神经细胞瘤细胞系中表达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张应花;孤独症模型大鼠经典Wnt信号通路与氧化应激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淼淼;第八届爱德孤独症研讨会暨实用技术培训班口译项目报告[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2 郭永湖;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孤独症模式分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3 王萍;孤独症易感基因neuroligin3在转录调控中的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4 贾婉莹;社会故事法对孤独症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5 王娟;孕早期Poly-IC暴露致Sprague-Dawley大鼠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的建立及神经病理学变化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6 常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白质纤维两年随访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7 邵培;培智学校孤独症学生课堂社会性互动表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超;孕期高危因素与孤独症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王利玲;F孤独症康复机构发展困境与能力建设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玉欢;孤独症大脑功能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14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14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