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类型与奖励对自我偏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10 19:49
【摘要】:个体对与自我相关信息的记忆会比记忆与他人相关的信息更好,这是自我参照效应在起作用。不同外显自尊水平的群体对自我的认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对自我偏向的影响还未可知,Jie Sui等(2012)新开发了一个研究知觉层面上自我偏向的实验范式,并用此实验范式再一次证明了自我参照具有优先性。本研究旨在对不同自尊类型的个体之间的自我偏向进行深入探讨,探究自尊的不同对个体的自我偏向是否有影响,并将奖励是否对自我偏向存在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究。实验一以自我联结任务(SAT,Jie Sui等,2012)为主要的实验任务,对被试进行自尊类型的分组,通过对不同的被试群体的SAT任务的平均反应时的差异进行自我偏向差异的研究。实验二在实验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内隐自尊与自我偏向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实验三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对SAT任务进行修改,自我与朋友分别与两个图形相关联,其中有一个图形赋予奖励价值,以此来探讨奖励是否会促进自我偏向效应,并对被试群体进行划分,以此研究不同自尊类型的被试的自我偏向受奖励的影响程度。实验一共收到有效数据94份,实验二共收到有效数据51份,实验三共收到有效数据85份。实验结果表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两种相对独立的心理结构;内隐自尊的高、低对自我偏向存在直接的影响;内隐自尊对符合自我描述的自我偏向不存在影响;奖励促进了自我偏向效应,有奖励的自我偏向效应量比无奖励的大。自我偏向的基本效应不会因为明确的自我参照与奖励的出现而消失;奖励对低外显自尊、高内隐自尊有直接促进作用;自我偏向效应的心理机制符合自我图式说。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2
【图文】:
性自尊结构(Incong ruentself -esteem structure)个体,前尊是相反的水平,一方高的同时另一方是低的,后者表现同的水平,一致为高或一致为低。Jordan、Spencer 和 Z高外显自尊的个体按内隐自尊的高低可以被分为两类:内具有防御性自尊(Defensive self-steem)和安全自尊(Secu指内隐自尊较低的个体,安全自尊指内隐自尊较高的个现,防御性自尊个体比安全自尊个体更多的参与到与自我过程中。Schr der-Abé等(2007)认可了他们的观点,也尊之间是分离的,并按各类型的高低进行组合,组成 4高的安全自尊、低外显低内隐的双低自尊和高外显低内隐自尊(Defensive or fragile self-esteem )外,还有低外显(Damaged self-esteem)。本研究将这四种组合的自尊放进 2-1 所示:
6.2.4.2 内隐自尊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词的类型,自变量有两个水平:属性词、概念词。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 Test, IAT; Greenwald 等, 1998)来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IAT 以反应时为指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自动化联系强度对内隐态度进行测量。参考段锦云等(2016)的设置,程序中表示自我的概念词为俺、自己等;表示他人的概念词为人家、别人等;表示积极的属性词为自豪、可爱等;表示消极的属性词为笨拙、陈腐等。当词汇属于左边类别时,被试要按下“E”键,属于右边类别时,按“I”键。IAT 一共包含七个部分:初始概念词分类、初始属性词分类、初始联合辨别练、初始联合辨别测验部分、相反概念词辨别、相反联合辨别练习、相反联合辨别测验。IAT 具体任务顺序见图 6-1:
一共进行三次练习:第一次练习图形与标签一直呈现在屏幕上,在其下面还有文字提示,被试可以根据提示进行按键,按键为“E”或“I”,代表“匹配”或“不匹配”,按键代表哪个具体含义在被试间是平衡的;第二次练习与第一次相同,只是没有文字提示,要求被试自己进行判断;第三次练习的呈现速度与正式实验相同。练习的程序与正式实验的程序相同,首先呈现一个 500ms 的中心注视点,接着是 500ms 的图形—标签配对,在注视点的上方是一个几何图形,注视点的下方是一个身份标签,接着是 2000ms 的空白反应屏,要求被试在这个阶段又快又准地对图形标签配对进行匹配或不匹配的判断,最后呈现 500ms 的结果反馈。匹配的配对与不匹配的配对出现的顺序随机。图形与标签匹配是指出现在注视点上下方的标签和几何图形与告知被试的配对情况一致,如三角形与自我标签配对出现;而不匹配的情况是指出现在注视点上下方的标签和几何图形与原本告知被试的配对情况不一致,如代表陌生人的圆形与自我标签配对出现,则为不匹配条件。实验流程如图 6-2 所示:
本文编号:2749375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2
【图文】:
性自尊结构(Incong ruentself -esteem structure)个体,前尊是相反的水平,一方高的同时另一方是低的,后者表现同的水平,一致为高或一致为低。Jordan、Spencer 和 Z高外显自尊的个体按内隐自尊的高低可以被分为两类:内具有防御性自尊(Defensive self-steem)和安全自尊(Secu指内隐自尊较低的个体,安全自尊指内隐自尊较高的个现,防御性自尊个体比安全自尊个体更多的参与到与自我过程中。Schr der-Abé等(2007)认可了他们的观点,也尊之间是分离的,并按各类型的高低进行组合,组成 4高的安全自尊、低外显低内隐的双低自尊和高外显低内隐自尊(Defensive or fragile self-esteem )外,还有低外显(Damaged self-esteem)。本研究将这四种组合的自尊放进 2-1 所示:
6.2.4.2 内隐自尊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词的类型,自变量有两个水平:属性词、概念词。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 Test, IAT; Greenwald 等, 1998)来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IAT 以反应时为指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自动化联系强度对内隐态度进行测量。参考段锦云等(2016)的设置,程序中表示自我的概念词为俺、自己等;表示他人的概念词为人家、别人等;表示积极的属性词为自豪、可爱等;表示消极的属性词为笨拙、陈腐等。当词汇属于左边类别时,被试要按下“E”键,属于右边类别时,按“I”键。IAT 一共包含七个部分:初始概念词分类、初始属性词分类、初始联合辨别练、初始联合辨别测验部分、相反概念词辨别、相反联合辨别练习、相反联合辨别测验。IAT 具体任务顺序见图 6-1:
一共进行三次练习:第一次练习图形与标签一直呈现在屏幕上,在其下面还有文字提示,被试可以根据提示进行按键,按键为“E”或“I”,代表“匹配”或“不匹配”,按键代表哪个具体含义在被试间是平衡的;第二次练习与第一次相同,只是没有文字提示,要求被试自己进行判断;第三次练习的呈现速度与正式实验相同。练习的程序与正式实验的程序相同,首先呈现一个 500ms 的中心注视点,接着是 500ms 的图形—标签配对,在注视点的上方是一个几何图形,注视点的下方是一个身份标签,接着是 2000ms 的空白反应屏,要求被试在这个阶段又快又准地对图形标签配对进行匹配或不匹配的判断,最后呈现 500ms 的结果反馈。匹配的配对与不匹配的配对出现的顺序随机。图形与标签匹配是指出现在注视点上下方的标签和几何图形与告知被试的配对情况一致,如三角形与自我标签配对出现;而不匹配的情况是指出现在注视点上下方的标签和几何图形与原本告知被试的配对情况不一致,如代表陌生人的圆形与自我标签配对出现,则为不匹配条件。实验流程如图 6-2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欧阳文芳;;自我概念清晰量表中文版用于中学生的信度、效度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2 李红霞;张海钟;;社会身份突显性:从自我参照效应到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王宇中;王中杰;贾黎斋;赵江涛;张海涛;;中国人人格词汇7因素量表的编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年12期
4 杨慧;吴明证;刘永芳;;自尊与记忆偏向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2年04期
5 郭永军;杜林贤;刘欣;;道德人格词汇自评量表编制[J];学理论;2011年06期
6 田录梅;张向葵;;高低自尊者不同记忆偏好的发生机制[J];心理科学;2010年06期
7 陈进;粱宁建;杨福义;;自尊内隐改变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8 蒋玉娜;金盛华;;大学生人格评定的和谐追求——200个人格词汇喜好度中美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9 梁宁建;吴明证;邱扶东;汤文洁;丁莹;;基于分化/整合视角的自尊结构与心理调适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10 杨福义;梁宁建;;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莉;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9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4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