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与表象训练对潜水员应激水平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
【图文】:
俗、宗教等因素。总之,在过去与应激有关的文献当中,有四个种应激源讨论较多,分别为活事件、生活困扰、与工作有关的应激源以及环境应激源[8]。2.1.3 应激的理论应用模型Selye1(1956)提出了一般适应性综合征(GAS)[2],如下图 2.1 所示。S认为应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警戒阶段,交感神经激活的“战斗或逃避”反应,机体为了对抗应激需要做能量调动。二、阻抗阶段,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协调下,个体与应激源作长期对抗,进引发多种生理反应。三、耗竭阶段,阻抗阶段会消耗过多能量,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如果持续间过长,会引起适应性疾病,甚至会导致死亡。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与表象训练对潜水员应激水平的影响身体免疫能力下降。GAS 模式虽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过于强调生物学过程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低估了心理因素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后来,Lazarus 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Cognitive Phenomenological Transactional,CPT)[3],如下图 2.2 所示。该模型涉及到了更多的在应激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
专业学位论文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与表象训练对潜水员应激产生的反应以及表象的内涵[33]。Ahsen 将表象定义为觉,包含了所有的感觉特征。表象训练的过程应该和理训练中产生的身体反应就是表象。在表象训练的过殊的经验。根据此理论,表象训练对不同个体有不同型ivio 提出了动机-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表象训练对认知和动机反应功能实现的[34]。在每种功能下面,又的功能,如下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生物反馈技术在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训练中的应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孟海江;苏新勇;郭宇刚;;速射动作表象训练对女子手枪运动员击发稳定性和情绪唤醒水平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4年05期
3 唐云翔;李慈;崔轶;董薇;潘霄;董建树;刘涛生;曹爱萍;严进;方以群;;模拟快速上浮脱险中受训者焦虑的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10期
4 毛志雄;董文博;于拓;;运动心理测量研究进展(2008-2011)[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易杉;;用表象训练法降低飞行大学生焦虑水平[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6 李安民;高耀;李晓娜;;视频强化表象训练的效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权超;陈星伟;于泱;刘诚;杨阳;;表象训练对实弹投掷新兵脉率及血压变化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8 方以群;王文波;许骥;陈锐勇;胡明洋;张和翔;于峰涛;;快速上浮脱险试验对潜水员血浆和尿液神经肽含量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9 高尚;李川云;张和翔;王世峰;顾秀良;缪巍巍;;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对艇员正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10 方以群,王文波,陈锐勇,张和翔,于峰涛;模拟153m深度快速上浮脱险潜艇艇员血压、脉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变[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玉霞;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心算的皮电、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立壮;预知及腹式呼吸对应激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9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4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