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性刺激的内隐态度对冲动行为预测作用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波;李梦丽;白学军;;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特点[J];心理学探新;2008年01期
2 徐莹;张庆林;;不同原因吸烟者的内隐态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任娜;佐斌;汪国驹;侯飞翔;;美德情境下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4 李德忠,于广涛;从内隐态度研究到双重态度模型[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杨烨;滕飞;;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差异及性别分离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张婉莉;钱国英;;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研究综述[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杜晓燕;;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态度测量及其方法学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8 徐伟庆;贾林祥;;内隐视野下态度和行为关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李梦丽;杨海波;白学军;;不同年级学困生与学优生数学学习内隐态度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佐斌;张陆;叶娜;;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J];心理学探新;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婕;;大学生对老年人内隐态度试验的研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王晓嘉;张子淳;;内隐态度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曹莉萍;吴继霞;;考试作弊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罗彦红;石文典;;消费者内隐与外显态度及其对食品选择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伟娜;;泛性化对青年男性对青年女性内隐态度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薛艺;刘潇肖;;接触污名对象时对大学生内隐态度与认知操作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晓丽;芦咏莉;;中学教师师生冲突外显态度、内隐态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许静;梁宁建;王岩;;内隐态度评价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武萌;张改叶;;小学生对待欺负/被欺负问题的内隐态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建勇;周颖;何洁;;线索暴露改变戒除者对海洛因的内隐态度[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明证;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佳丽;内隐态度是一种独立于外显态度的有效预测工具吗?[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颖;内隐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勇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中职教育内隐态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月利;大学生的孝道态度结构及孝道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纪玲玲;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显丽;对大学生吸烟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海华;大学生对汉服的内隐态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孙俊芳;中专生对自我的内隐态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明娜;关于消费者内隐态度对消费者行为结果预测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文婕;大学生对老年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与比较[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1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5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