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4:59
【摘要】:群际帮助是指施助者作为某个群体的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帮助行为,Nadler提出的群际帮助关系作为权力关系的模型认为,群体会通过帮助来建立或挑战现有统治和优势地位。根据帮助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自主定向帮助和依赖定向帮助,其中,依赖定向帮助被视为是一种维护当前权力关系以及社会支配的机制。男性和女性群体是基于性别划分的最常见的群体,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前人研究指出,善意的性别偏见增加了跨性别交互中的依赖定向帮助。其中善意的性别偏见是矛盾的性别偏见中的一种,即主观上以一个积极的态度看待女性,但实质上是为了将女性限制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与之相对应的是敌意的性别偏见,即公开敌视、贬低女性的意识形态与情感。虽然以往研究已经发现了善意的性别偏见与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关系,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前人调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性别偏见水平不同,而且平均性别偏见水平会使得人们对不同形式的性别偏见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爱。那么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矛盾的性别偏见是否依旧能预测依赖定向帮助的提供?这是本研究希望探讨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群际帮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现在两个或多个个体间的,既然群际帮助大多是以人际帮助的形式发生的,那么当个体对受助者产生了不同的人际知觉时,矛盾的性别偏见对依赖定向帮助的影响是否会发生改变?这是本研究希望探讨的第二个问题。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探究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将帮助对象的性别作为组内变量,测量男女所持有的矛盾性别偏和其向不同性别对象提供帮助的倾向。结果发现,男性所持有的敌意性别偏见预测了其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几率,并且这种效应只只存在于受助者为女性的情况下。研究二采用实验法探究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将帮助对象的性别作为组间变量,将被试短时间的暴露于不同形式的性别偏见信念中,然后测量其向不同性别对象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可能性。结果发现,暴露于善意的性别偏见信念后增加了男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几率,并且这种效应只存在于受助者为女性的情况下。研究三探究了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中的影响及人际知觉在其中的作用,包括预实验和正式实验。预实验旨在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温暖和能力两个维度编制能够表现出帮助接受者高温暖高能力、高温暖低能力、低温暖高能力以及低温暖低能力的描述材料。正式实验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将帮助对象的性别作为组间变量,让被试阅读一段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划分的四类有关男性或女性熟人的描述之一,启动其对熟人产生不同的人际知觉,然后测量其对熟人的帮助提供倾向,结果发现男性所持有的善意性别偏见预测了其向女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几率,并且男性所感知到女性的能力和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程度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本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依旧是善意的性别偏见增加了男性向女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可能性,并且当男性感知到求助女性具有高能力时,其作为优势群体的男性认同受到了威胁,为了缓解这种威胁,其所持有的善意性别偏见起到了防御的作用,通过强调女性的弱势地位从而鼓励其提供更多的依赖定向的帮助,以此来维持自己所属的男性群体的优势地位。而当男性感知到求助女性符合传统的女性角色时,其所持有的善意性别偏见激起了他们的同情与怜悯之心,并鼓励他们通过向女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来对她们进行表扬,从而将她们进一步的限制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之中。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
【图文】:

不同性别,性别偏见,几率,对象


图 1 不同性别被试向不同性别对象提供依赖定向帮助几率的差异 相关分析1)矛盾的性别偏见态度与帮助提供的关系 2 呈现了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拆分被试的性别后,对被试的性别偏见态度和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男性对女性的善意性别偏见态度与其向女性提供依赖定向

启动条件,下向,男性,不同性别


男性在不同启动条件下向不同性别对象提供依赖定向帮助几率的差异

女性,启动条件,不同性别,下向


图 3 女性在不同启动条件下向不同性别对象提供依赖定向帮助几率的差异讨论究二的结果发现,男性更倾向于向女性比男性提供更多的依赖定向帮助。另外中女性也向女性比男性提供了更多的依赖定向帮助,研究二发现只有在 BS 启会更倾向于向女性比男性提供更多的依赖定向帮助,而在 HS 组和控制组女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沐;;对媒介中性别偏见的认识与改善方法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8年03期

2 陆默;;女科学家如何应对职场性别偏见[J];世界科学;2018年11期

3 贾凤芹;;教育干预对减少大学生矛盾性别偏见的效果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4 贾凤芹;刘电芝;;大学生现代性别偏见问卷编制及现状调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5 周梦薇;;“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以善意性别偏见角度的分析[J];明日风尚;2018年05期

6 朱睿;吾名;;女孩不能干什么是性别偏见[J];祝你幸福(上旬刊);2017年10期

7 钱海荣;性别偏见趣谈[J];统计与决策;2005年04期

8 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李介;略论性别偏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高银霞;;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偏见及其消除[J];教育革新;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苏曼;蒋京川;;“我不喜欢你”所以“你也可能不喜欢我”: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2 贺亮锋;;小学生对体育教师能力评价中的性别偏见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陈志霞;何芳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家庭权力相关婚恋观念的相关研究[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有智;金彩芬;;从性别差异到性别偏见看女性的处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编译 于田;特雷茜·阿姆斯特朗:扭转性别偏见还需时日[N];国际出版周报;2018年

2 刘天红;打开决策性别偏见背后的“黑箱”[N];中国妇女报;2018年

3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实验师 张珊珊;善意性别偏见:“天鹅绒下的铁手”[N];中国妇女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唐夏;人工智能是否怠慢了女性半边天[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刘霞;同性相惜,异性相斥?[N];科技日报;2017年

6 编译 斯眉;《卫报》:人工智能已出现种族和性别偏见[N];北京科技报;2017年

7 舟子;“胸模大赛”是商业与性别偏见的合谋[N];中国妇女报;2016年

8 王心见;美国大学理工科性别偏见依然严重[N];科技日报;2012年

9 性别问题研究专家 亦平;种族和性别偏见的双重反思[N];中国妇女报;2016年

10 佟吉清;玩笑背后的性别偏见不能一笑而过[N];中国妇女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凤芹;大学生性别偏见内隐与外显双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欣蕾;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 苏嘉敏;组织性别偏见对女性管理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吕胜男;矛盾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徐荣华;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宗国庆;高中化学教科书性别偏见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6 王晓娴;海峡两岸语文教科书中的性别意识比较[D];河南大学;2017年

7 龚萍;英语课本中的性别偏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娟娟;关于中国内地初中语文课本性别体现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9 陈应心;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中小学教科书性别偏见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柯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5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55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