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凸显效应下内隐自尊对死亡焦虑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6
【图文】:
残差分布直方图
残差分布散点图
图 6 内隐自尊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图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内隐自尊与组别的二路交互作用不显著(F=2.63,p=05),不能继续进行简单效应分析,但是组别(死亡凸显组、疼痛凸显组、中性主效应非常显著(F=5.41,p=0.008<0.01)以及内隐自尊水平(内隐自尊降低组尊非降低组)的主效应显著(F=7.29,p=0.01<0.05)。在此之后进行 LSD 事后:对内隐自尊水平进行成对比较,内隐自尊降低组的水平显著低于内隐自尊非降p=0.01<0.05);对三个组别进行成对比较,死亡凸显组的总文化世界观水平不于疼痛凸显组(p=0.03<0.05)同时还显著高于中性主题组(p=0.003<0.01),凸显组和中性主题组的总文化世界观防御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36>0.05果表明基地被试的内隐自尊水平在死亡凸显操纵之后的确起到了作用,但是在疼纵和中性主题操纵中起到的作用不大。.4 讨论根据研究一中的结果显示死亡凸显操纵作用于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的时候同时体内隐自尊水平的影响,所以研究二的目的在于考查当刻意对个体的内隐自尊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武妹;王海忠;何浏;;人之将尽,消费国货?死亡信息的暴露增加国货选择的现象、中介和边界条件解析[J];心理学报;2014年11期
2 戚静;王晓明;李朝旭;李雯;赵娜;;大学生外显-内隐自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1年04期
3 田间;;恐惧管理理论综述[J];河套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傅晋斌;;死亡提醒效应:基于中文实验材料的初步验证[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3期
5 吴明证;梁宁建;孙晓玲;;消极反馈条件下青少年自尊结构与注意偏差的关系[J];心理研究;2009年02期
6 梁宁建;杨福义;陈进;;青少年内隐自尊与自我防卫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5期
7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3期
8 温芳芳;佐斌;;评价单一态度对象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9 张阳阳;佐斌;;自尊的恐惧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10 陈红花;张力为;;内容与方法:内隐自尊的探索与问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娟;高自尊异质性现象与自尊的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梦捷;恐惧管理理论下的内隐亲密关系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牛伟华;死亡凸显材料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田间;对死亡恐惧的世界观防御理论的验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常丽;内隐自尊的方法效度研究及理论假设检验[D];河南大学;2005年
5 张荣娟;内隐自尊调节作用下高自尊的防御性和攻击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娟;缓冲死亡焦虑的自尊机制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64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6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