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判断中亲属关系的认知研究:来自ERPs的证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文斌,魏景汉,彭小虎,罗跃嘉;位置提示与汉字提示视觉注意范围的脑机制差异[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倩蕾;;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综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3期
2 揭水平;;多维标度分析及其在探索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3 沈思莹;;从认知角度看现代汉语常用亲属词[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小异;海洛因成瘾戒断者注意功能障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唐军华;内隐自杀意念测量及在自杀逃避理论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王丽岩;运动信息模式结构特征及中枢加工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7 王艳;道德两难决策权衡的认知行为与ERP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颜志雄;道德判断中的亲属偏见[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位东涛;生活事件与神经质影响焦虑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刘明慧;自我相关信息对知觉选择的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莉;汉语新称谓语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揭水平;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祝振兵;BJW动机、受害者无辜、伤害严重程度对无关特质补偿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4 钱胜;大学生艾滋污名、公正世界信念和社会支配倾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5 张玉婷;博弈决策中的概率匹配与利益最大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世娟;企业人员诚信人格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吕振勇;社会情景对疼痛共情的影响:行为及ERP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齐铭铭;心理性应激的时间加工进程[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继元;留守经历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关丽丽;威胁性信息影响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探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利安·巴吉尼;;道德两难:恪守原则还是让大多数人受益[J];领导文萃;2009年02期
2 王兴宏;军人“道德两难选择”探微[J];道德与文明;1988年05期
3 曲铁华;论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条件下的道德两难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谢惠媛;;政治哲学视阈中的道德两难[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5 孙志飞;;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6 张光华;;道德两难中的正当行为——论荷斯特豪斯行为指导与行为评价思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房华强;朱坚强;;道德两难情境下大学生诚信自律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8 尹文斌;;道德逻辑中的两难问题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肖静,潘泽江;论"道德两难"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刘锋 ,刘力平 ,吴冈 ,李淑敏 ,张毅洁;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好方法——道德两难故事课堂讨论[J];道德与文明;199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廖小言;“守德”如何不再难?[N];人民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2811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1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