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不确定性容忍度对成年人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10 09:38
   情绪调节灵活性指根据情绪情境需要,对情绪调节策略和调节目标进行灵活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情绪调节效果,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不同水平体现了个体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情绪调节表现,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不同个体对不确定性事件或情境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容忍和接纳,即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不确定性容忍度”,它反应了个体应对不确定所产生的反应倾向。在不确定性容忍度引起的一系列后果中,情绪上的反应是最为强烈的。根据不确定性强化理论,不确定会导致个体的情绪出现极端分配倾向,出现情绪调节困难,且过低的情绪调节灵活性水平往往与高焦虑、抑郁症状等相关。那情绪调节灵活性是否会受到不确定性容忍度的影响?不同不确定性容忍度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情绪调节灵活性的表现如何?本文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关系:研究一为调查研究,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初步探讨,采用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和情绪调节灵活性量表对635名成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不确定性的难以容忍与情绪调节灵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且不确定性容忍度能显著预测情绪调节灵活性水平。研究二采用实验法,包含三个子实验,基于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三成分模型,结合情绪调节目标,按照情绪调节的时间进程依序从情境、策略及目标反馈三方面探讨高低不确定性容忍度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情绪情境线索明确时,使用认知重评后的愉悦度更高;情境线索不明确时,使用分心策略后的愉悦度更高;且在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后,低不确定性容忍度组愉悦水平比高不确定性容忍度组高;在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后的唤醒度高于使用分心策略后的唤醒度;情境线索不明确下,被试的唤醒度也显著高于情境线索明确条件下。(2)高不确定性容忍度组策略选择反应时显著快于低不确定性容忍度组;认知重评策略使用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分心策略;高强度负性情绪下倾向于选择分心策略,低强度负性情绪下倾向于选择认知重评策略;低不确定性容忍度组更倾向于选择分心策略,高不确定性容忍度组更倾向于选择认知重评策略。(3)当目标图片为中性图时,被试在目标刺激线索确定条件下反应更快,而当目标图片为负性图时,被试在目标刺激线索不确定条件下反应更快;无论刺激效价为中性还是负性,高不确定性容忍度组在线索不明确时较快,而对于低不确定性容忍度组被试而言,刺激为中性时,明确条件下更快,刺激为负性时,线索不明确时较快;当目标刺激线索不明确时,高不确定性容忍度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不确定性容忍度组,不确定性容忍度低者更倾向于将不确定线索下的中性刺激视为负性刺激。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调节灵活性受不确定性容忍度的影响,不确定性容忍度在不确定性情境(情绪情境、情绪强度、情绪效价)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中起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842.6
【部分图文】:

程序图,程序图,情绪调节,不确定性


庭、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是成年早期在个体毕生发定位作用,决定个体终身发展方向,而成年中期最大的特点是稳定与过度并存不确定性时,情绪调节灵活性表现如何?因此,有必要开展研究探讨该类群体忍度水平对情绪调节灵活性产生的影响及个体间的差异情况。究假设1: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情绪调节灵活性显著正相关,个体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越灵活性就越高。2:不确定性容忍度在不确定性刺激(情绪情境不确定、情绪强度不确定、情绪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究程序研究分为研究一二两个部分,研究一为调查研究,以问卷方式测查不确定性容节灵活性的相关关系。研究二由三个实验组成,三个实验分别从情绪调节灵活情境敏感性、策略有效性、反馈反应)并依据情绪调节的不同时间进程依次展研究发现情绪调节效果与调节目标相关,因此,实验三中尝试以不同线索来设标以探讨个体在效果反馈上的差异。

实验流程,不良情绪,情绪唤醒


来的不良情绪,每个被试有3000ms的时间准备,当下一屏图片按Enter键继续。接着要求被试对当前的情绪唤醒度和愉悦度进休息1-2分钟,在此期间,主试可向被试询问策略的使用情况,。实验流程图如下:

情况,策略,情绪调节策略,情绪


5.1.4.2 高低不确定性容忍度组的愉悦度分析参照以往有关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将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后个体的愉悦度作为情绪灵活性的一个指标,个别研究里将愉悦度称为情绪感受(徐林,2018)。下表显示了本中被试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后愉悦度的具体情况。表 7 实验一高低 TU 组被试的愉悦度情况(N=58)组别 策略 情绪情境线索提示明确M ± SD情绪情境线索提示不明确M ± SD低 TU 组(n=27)分心策略 4.301±0.186 4.578±0.220认知重评策略 5.002±0.114 4.406±0.232高 TU 组(n=31)分心策略 4.402±0.173 4.955±0.205认知重评策略 4.697±0.107 3.912±0.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安;霍紫琳;陈祉鎏;;特质焦虑、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就寝拖延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年52期

2 姚康;;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36期

3 于腾旭;刘文;刘方;;基于强化学习视角的情绪调节研究及展望[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年03期

4 王玉洁;窦凯;;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年07期

5 朱仲敏;;青少年自我情绪调节初探[J];江苏教育;2019年24期

6 张亚辉;靳媛;;内隐情绪调节综述[J];心理月刊;2019年13期

7 李佳洋;刘文利;;全面性教育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2019年48期

8 曹李艳;;浅析绘本教学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45期

9 郑会杰;;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特征研究[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10 高伟;陈圣栋;龙泉杉;杨洁敏;袁加锦;;情绪调节研究方法的蜕变:从有意情绪调节到自动化情绪调节[J];科学通报;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玲玲;金如意;张敏强;;情绪调节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2 刘俊升;桑标;;内隐情绪调节态度的阈下启动效应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00六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胡朗月;上官芳芳;刘兴华;郑睿敏;;正念训练改善成人依恋焦虑: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4 侯璐璐;闫秀峰;江琦;王焕贞;;情绪调节目标启动对预期情绪生理唤醒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5 吴桐;;初中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6 谢宇;马伟娜;江洁;;大学生自动情绪调节的神经基础——基于fMRI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7 温瑶;甘怡群;谢晓非;;地震灾后医务工作者的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投入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宋新涛;冯正直;王智;;陆军青年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和心理素质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婷;甘怡群;;反馈类型与情绪调节内隐理论对词汇判断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魏义梅;;高师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自杀意念的关系[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芬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书写表达:情绪调节的良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王敏;胆固醇过低精神易失常[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总指挥室干部 魏待征 陈保笏;低分培训压力的心理调试[N];人民公安报;2001年

6 杨利昆;疲劳发生与情绪调节[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刘迎春 费纯;情绪调节提升劳动者深层扮演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叶宝娟 方小婷;情绪调节困难加重大学生网络成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9 甘泉县道镇中学 闫春林;师生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N];延安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燕声;理性、乐观是最强大的心理免疫力[N];保健时报;202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UHAMMAD NAEEM;下属传播上司的负面八卦对于上司行为和态度所产生的影响:情绪调整和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陈念劬;大学生情绪调节倾向的调节效应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3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伟娜;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情绪反应的调整机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邢秀芳;基于同伴调节的课堂情绪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璐;基于社会身份与情绪调节的消费决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赛李阳;青少年采用认知重评策略调节积极情绪的行为及神经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晓艳;顾客侵犯对服务员工离职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邓欣媚;青少年情绪调节增强调节与减弱调节的发展及其神经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楠;负性行为影响下太阴型实习护生沟通方式的干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方春秋;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钟佳涵;简易正念技术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梅;不确定性容忍度对成年人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5 顾秋花;情绪调节策略教学对高一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6 邢存瑞;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作用[D];山西大学;2019年

7 刘雨;家庭情绪氛围对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8 郑晓慧;男性强戒人员儿童期虐待与忽视和药物渴求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9 任琳;抑制性手势对情绪调节的影响:ERPs证据[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黄杏;执行意图在未指明情绪场景中的泛化效应[D];西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1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1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