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作为社会生活中个体对他人思想或实际行动的感知,对个体自身的行为有着很强的影响和预测作用,因而成为一种可行的手段,活用于对酗酒,环境破坏等不良行为的干预之中。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利用社会规范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并不总是有效的,且规范性信息也并不总是以一致的模式去影响个体行为。这使得社会心理学界开始了对社会规范作用机制的探讨。规范行为聚焦理论认为,个体遵从两类规范的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命令性规范同时指向人际间和个体内部两种目标,而描述性规范则单一地指向个体内部需求。然而,目前仅有少量的研究试图从动机的角度去解释社会规范的作用规律。内隐态度是那些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个体内省所无法确定的过去经验的痕迹。从一定程度反映了个体的内部需求,即内部动机。并且相对于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因此,本研究试图以此为基础来探索社会规范效应的动机机制,即内隐态度对社会规范和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此外,前人研究所涉及的行为领域,都是在样本总体的动机层面上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行为(如90%的美国人都喜欢喝酒,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保护环境是值得称赞的行为)。因此本着动机中性的原则,本研究选择了前人少有涉足的饮食行为来验证我们的假设。研究采用虚假调查报告法启动规范性信息感知,运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对内隐态度进行分类,使用问卷法测量行为意向,通过两项研究探讨内隐态度对社会规范和个体饮食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研究1旨在考察社会规范的影响效应在饮食行为领域的适宜性;研究2在研究1的基础上,增加了内隐态度这一变量,试图探讨内隐态度的调节作用。此研究包含两项子研究,研究2a启动被试水平不一致的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考察对高热量食物持有不同内隐态度的个体对两类高热量饮食社会规范的服从状况,以及他们在规范性信息感知水平上的差异;研究2b在研究2a的基础上,启动被试一致高水平的高热量饮食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考察具有不同内隐态度的个体是否都会服从社会规范所指向的行为。本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饮食行为而言,社会规范的影响效应与其他行为领域相似,具体表现为:对高水平高热量饮食规范性信息的感知会增强个体对高热量食物的选择意向。(2)对于饮食行为而言,命令性规范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具体表现为:与水平不一致的高热量饮食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条件相比,一致高水平的两类规范并没有造成更强的高热量食物选择意向。(3)当指向高热量饮食的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水平高低不一致时,个体对高热量食物所持有的不同内隐态度,造成了态度主体对高热量饮食社会规范的不同服从模式,具体表现为:对高热量食物所持有的积极内隐态度,能够使个体服从高水平的描述性规范,此时低水平的命令性规范不起决定作用。而对高热量食物所持有的消极内隐态度,能够使个体不受高水平的描述性规范的影响,而采取与低水平的命令性规范相一致的行动。(4)对高热量食物所持有的不同内隐态度,影响了个体对高热量饮食规范性信息的感知,具体而言:在相同规范启动条件下,与积极态度主体相比,消极态度主体表现出了更高的规范性信息感知水平。(5)当指向高热量饮食的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处于一致高水平时,个体对高热量食物所持有的不同内隐态度,同样造成了态度主体对高热量饮食社会规范的不同服从模式,具体表现为:对高热量食物所持有的积极内隐态度,能够使个体对高水平的的两类社会规范表现出服从。而对高热量食物所持有的消极内隐态度,能够使个体不受两类社会规范的影响,而与两类社会规范所指向的行为背道而驰。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8
【部分图文】: 研究目的图
图 2 研究框架图论文的总体研究设计如图 2 所示,共分为两项研究。研究 1 的目的在于考一新的行为领域中社会规范是否仍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研究 2 旨在探响
内隐联想测验反转联合任务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尧丽;于海涛;段海军;乔亲才;;想象接触对大学生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5年05期
2 韦庆旺;孙健敏;;对环保行为的心理学解读——规范焦点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3 刘俊升;桑标;;内隐-外显态度的关系及其行为预测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曾率;贺岭峰;高旭辰;;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0年02期
5 王沛;王凯;;内隐关系评估程序:内隐态度测量的新方法[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6 佐斌;张陆;叶娜;;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J];心理学探新;2009年02期
7 黄劲松;赵平;陆奇斌;;品牌熟悉对广告过程中品牌态度改变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8 吴文彬;;近年来国内外内隐态度研究热点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明证;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景红;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刘晓倩;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冯隽依;消费者内隐态度对消费者行为预测作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耿颖;内隐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邢雪娜;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对可持续消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吕少博;师范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态度改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831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3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