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中国食物图片库的建立及在饮食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5:15
   超重及肥胖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健康问题,体重过重会提高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某些癌症等疾病的几率。致使肥胖率持续增高的重要诱因之一是人们所处的“致胖的”环境,指的是在这种环境中那些身体需求量较低的高能量密度食物唾手可得。这类环境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就是人们较高频地曝露在食物线索下,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被各种各样的视觉食物线索包围,不仅仅是在商场、超市或餐厅里,视觉食物线索也经常在公告牌、电视节目和广告上以文字、图像及视频等多样的形式出现。近年来,由于肥胖及超重群体在世界人口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升高,中国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肥胖诱因的探索以及发现缓解现状方法的研究。食物图片作为真实食物的有效替代物是饮食行为、肥胖及食物研究中常用的食物视觉线索材料,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和脑机制研究中。已有一些国外实验室进行了食物图片库的建立工作,但在建库方式、思路以及目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在将它们运用到中国本土的研究中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适应性问题,而目前国内的饮食及肥胖相关研究采用的多为非标准化的食物图片,缺乏详细的图片信息和食物成分信息描述,因此很难进行重复研究或跨实验室对比研究。研究一的目的在于建立标准化的中国食物图片库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包括:图片物理属性、食物营养成分以及图片评定数据等),综合已有图片库的建立方法,呈现高质量的食物图片材料,改善目前饮食行为研究实验材料选取不标准、研究结果无法对比或重复的现状。目前中国食物图片库共包含508张食物图片,涉及常见的食物种类,具有较高的可辨认性及熟悉度。未来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基于图片库中提供的数据对图片进行筛选及分类,而并不局限于目前图片库中已有的分类。研究二主要关注不同类型食物图片在食物奖赏及情绪维度方面的异同,共989名不同教育阶段的被试完成对食物图片的评定。结果发现,食物图片的愉悦度与唤醒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无论是按照食物口味或食物能量含量分类,在喜爱程度和渴望程度上的结果相似,高能量食物图片在食物奖赏与愉悦度、唤醒度项目上的得分更高,甜味食物也较其他味道的食物获得更高的评分。相比于男性,女性个体更容易受到食物线索影响;受到被试来源及其饮食习惯影响青少年组被试表现出对辣味食物的偏好。研究三关注个体饮食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个体的饮食行为决策是否能够起到预测BMI变化的作用。分析不同BMI的个体在基于食物的美味程度和健康程度做饮食行为决策时的异同,并探究不同决策习惯是否能够预测个体在18个月后的BMI变化。结果表明,在对食物图片进行进食决策评定时,健康体重被试的进食选择倾向较肥胖及超重组被试更强。个体在进行饮食决策时,优先考虑食物的美味程度而非其健康程度,即更注重食物的享乐成分。在饮食决策对未来BMI变化的预测上,健康个体对食物特别是高卡路里食物图片的进食决策水平越高,其在未来的BMI增高可能性越大。综上所述,中国食物图片库为食物线索、饮食行为及肥胖等一些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标准化的食物视觉线索材料,目前共包含508张食物图片,涉及不同食物类型及分类方式,并为使用者提供详细的图像物理特质及食物成分含量数据。在食物图片库的应用研究中发现,高卡路里食物和甜味食物在食物奖赏和情绪维度方面均获得更高的评分,而由于被试的普遍性饮食习惯,辣味食物也能够诱发较高水平的食物奖赏、愉悦度和唤醒度。在饮食行为决策方面,健康体重被试的进食选择倾向较肥胖及超重组被试更强,所有被试均更倾向依照美味程度而非健康程度做出饮食决策。另外,个体的饮食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BMI的变化起预测作用。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2
【部分图文】:

图片库,德国,示例,食物


物图片的美味度与想吃程度评分略低于低卡路里食物图片,这可能是由于对高卡路里食物的不健康因素的警觉性提高;个体的饥饿程度与对高能量食物的美味程度和想吃程度的评估存在相关。相比于咸鲜味食物和经加工食物图片,甜味食物和未加工食物图片在这两项评定中也获得更高的评分,虽然在分类依据上存在不同,但是却出现相似的图片评定结果,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分类方式下的一些类别出现较多交叉和重复(例如:水果在未加工食物组与甜味食物组均占据较大比例),在图片的分类上是较难避免的。该图片库是目前可获取的共享食物图片库中图片数量最多,质量较高且被引用次数最多(101 次)的图片库。引用该图片库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食物视觉线索诱发的神经活动、饮食行为与决策研究以及对食物刺激的注意偏向研究等方面(Kahathuduwa, Boyd, Davis, O'Boyle, & Binks, 2016; Meule & Platte, 2016)。尽管该图片库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图片和详细的图片数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评定阶段,虽然图片的可辨认性和熟悉度的评分都比较高,似乎可以说明个体是在熟悉图片中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评定,但是任务中并未要求被试回答图片中事物的名称,即存在被试所评定的并非是图片中所呈现的内容的可能。

图片库,荷兰,示例,食物


图 2 荷兰图片库示例由左至右分别为低能量甜味食物、高能量甜味食物、低能量咸鲜味食物、高能量咸鲜味食物以及非食物图片。1.2.3 西班牙情绪食物图片库(Open Library of Affective Foods, OLAF)OLAF 食物图片库共包含 96 张食物图片,与上述图片库不同的是,LauraMiccoli 等人侧重食物视觉线索的情绪维度,建立该食物图片库目的之一在于将食物图片与情绪图片(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AffectivePictureSystem,IAPS)建立联系,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健康个体及存在饮食和体重相关问题或紊乱的患者是如何对食物进行情绪加工的。近年来,食物对肥胖及饮食失调人群的情绪性影响受到关注逐渐被纳入实验研究,然而在食物视觉线索材料的选择上易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影响,最直观的体现是,尽管某类食物为高卡路里食物含有较多脂肪与糖分,但是无法确定特定食物在情绪唤醒等方面高于(或低于)其他的食物,以往的研究者多根据经验或随机选择实验材料并将其分类。因此,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基于大样本评定数据建立

图片库,图片,示例


和唤醒程度上与中性情绪图片相似;控制程度的评定结果与愉悦度成显著相关。OLAF 图片库被引用在与食物的视觉线索引起的情绪认知加工相关的研究中及探究正常体重群体与饮食行为异常群体对食物的情绪认知异同等(Racine,2018; Racine, Hebert, & Benning, 2018)。该图片库在图片素材的收集方式上采用现场拍摄的模式,尽量还原日常就餐场景提高生态效度(示例见图 3),但是另一方面图片的图像质量(亮度、对比度、清晰度)等方面与其他图片库存在差距,作为视觉刺激在食物背景中出现无关干扰物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综合上述已建立图片库可以得知,图片库建立的出发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已有研究中采用的食物图片材料质量及筛选标准参差不齐,缺少标准化的图像物理特质及食物成分等信息;一套图片材料仅在一次实验或为一个实验室的研究所使用的,导致不同研究之间很难直接进行结果比较;关注特定研究方向,从特定角度描述食物图片,以达到将食物图片与其他图片相结合、相比较的目的。已建立的图片库提供了详细的图片图像数据、食物成分信息以及筛选及分类依据,随着图片被应用到不同方式和内容的研究中,为将食物图片作为实验材料的研究结果的对比与重复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丽莎;;中国网络图片库市场竞争现状分析[J];竞争政策研究;2018年03期

2 ;山东图片库[J];走向世界;2015年23期

3 沈思齐;;学会做图片库生意[J];影像视觉;2015年11期

4 马腾飞;;数字化时代博物馆图片库的定位与发展方向[J];信息通信;2013年03期

5 张盈秀;;新技术对于行业商业模式的影响——以商业图片库行业发展为例[J];商品与质量;2011年S1期

6 ;天津市北辰区档案局加强电子图片库建设[J];兰台世界;2010年03期

7 ;中国电力图片库元旦正式开通[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01期

8 吴向东;;论博物馆数字化图片库的建设[J];民营科技;2008年06期

9 毕珂;毕超;;Vista庄园入住全体验——我的炫丽新“视”界[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2008年08期

10 ;入门级里的精英——惠普ColorLaserJet2600n助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J];制造业自动化;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航;中国食物图片库的建立及在饮食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 刘乙;商业图片库签约摄影师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邱扬;新闻图片库中基于综合特征的图象检索技术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周昊;基于web的图片库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康彩红;CFP汉华易美图片库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魏炜;网络时代摄影作品的市场化运作[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周文杰;新华社广东分社图片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卢虎臣;浅谈商业图片库摄影的发展与现状[D];苏州大学;2013年

9 邱锦山;智能卡口系统的车牌识别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蒋汝轩;新闻图片代理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1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51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