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分心任务提高个体犯执行错误风险及Ⅱ型编码方式降低此风险

发布时间:2020-11-04 06:18
   大多数前瞻记忆研究考察个体执行延迟意图的影响因素及机制,但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或取消之后个体忘记旧意图的能力也同样重要。一种观点是前瞻记忆任务完成或取消之后旧意图表征立刻失活,不会干扰到当前认知任务;另一种观点是旧意图表征仍保持活性或部分活性,能被继续提取而导致意图后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前瞻记忆任务结束之后个体是否仍继续自发提取旧意图而导致意图后效,以及意图后效的影响因素。在实验一中,被试在前瞻记忆任务阶段执行一项嵌插在词汇判断任务中的前瞻记忆任务;之后被试被告知前瞻记忆任务已经结束或暂停执行;在前瞻记忆任务阶段结束5分钟或15分钟后被试开始后效测量阶段;在后效测量阶段中被试只需要执行词汇判断任务。记录被试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对不再相关线索和匹配刺激的反应时及执行错误。结果发现在前瞻记忆任务结束和暂停执行两种指导语条件下被试对不再相关线索的判断反应时均显著大于匹配刺激,这说明已完成意图同暂停执行意图一样并未完全失活,当不再相关线索再次出现,个体仍能继续自发提取旧意图,导致意图后效。实验二操纵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分心任务干扰情况探究意图后效的影响因素。实验中通过指导语引导被试编码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意图(如当线索fish出现时按Alt键反应,当线索writer出现时按空格键反应),但前瞻记忆任务阶段中只有一种线索呈现(比如线索writer并未呈现),而后效测量阶段中两个不再相关线索均呈现。一半被试在后效测量阶段中除执行词汇判断任务外还需要完成一项分心任务,即口头报告听觉材料中连续呈现的奇数数字。结果发现意图完成情况并不影响意图后效,但分心任务导致更多的被试犯执行错误。分心任务损害了个体的抑制能力,导致了更多的被试犯执行错误,这支持自发提取—抑制失败模型。执行错误作是一种典型的人因失误,可能给工业生产活动带来严重事故。实验三的目的是探究Ⅱ型编码方式能否有效降低分心任务干扰下的执行错误。Ⅱ型编码方式包括对“如果情境x发生,那么执行行为y”的陈述,及对该过程的心理想象活动。实验中被试采用Ⅱ型编码的方式,即不仅要求被试陈述“当线索再次出现,我不会再次按空格键反应,而是按数字1键执行词汇判断任务”,同时还要求被试在头脑中想象该过程1分钟。结果发现采用Ⅱ型编码方式,促进“不再相关线索—进行中任务反应”之间的联结,能有效降低分心任务干扰下的执行错误。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前瞻记忆概述
        2.1.1 前瞻记忆的分类
        2.1.2 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
        2.1.3 前瞻记忆的心理成分与加工过程
        2.1.4 前瞻记忆的研究方法
    2.2 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提取理论
        2.2.1 简单激活模型
        2.2.2 预备注意和记忆加工理论
        2.2.3 多元加工模型
        2.2.4 动态多元加工模型
    2.3 前瞻记忆意图后效概述
    2.4 意图后效的认知机制
        2.4.1 自发提取—抑制失败模型
        2.4.2 预备性监控理论
    2.5 意图后效的神经机制
        2.5.1 预备性监控提取通路
        2.5.2 自发提取通路
    2.6 前瞻记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3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方案
    3.1 问题提出
        3.1.1 前瞻记忆任务结束后会导致意图后效吗?
        3.1.2 意图完成状态影响意图后效吗?
        3.1.3 增加分心任务验证意图后效的两种认知机制
        3.1.4 Ⅱ型编码方式能降低分心任务干扰下的执行错误吗?
    3.2 研究意义
第4章 实验研究
    4.1 实验一: 前瞻记忆任务完成后会导致意图后效吗?
        4.1.1 实验目的
        4.1.2 方法
        4.1.3 结果
        4.1.4 讨论
    4.2 实验二: 意图完成状态及分心任务影响意图后效吗?
        4.2.1 实验目的
        4.2.2 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4.3 实验三: Ⅱ型编码方式能降低分心任务干扰下的执行错误吗?
        4.3.1 实验目的
        4.3.2 方法
        4.3.3 结果
        4.3.4 讨论
第5章 总讨论
    5.1 自发提取与意图后效
    5.2 意图后效客观存在吗?
    5.3 进行中任务一致性与意图后效
    5.4 延时间隔与意图后效
    5.5 意图的完成状态与意图后效
    5.6 执行错误是抑制失败还是有意识决定?
    5.7 Ⅱ型编码方式与执行错误
    5.8 总结与展望
    5.9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6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幼贞;黄希庭;袁宏;;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J];心理学报;2010年11期

2 刘伟;王丽娟;;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869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69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